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1 12:45:27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喻思南)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当日举办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上,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起中国科协联合11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10余年来,该工程已先后进行674位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采集中国科学家在学术成长过程中的书信、手稿、科学仪器、著作、音视频和相关文物、文献等珍贵史料,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库。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毗邻中国科学技术馆。该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30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首展包括1个主展和5个专题展,总展览面积为5000平方米。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副馆长孟令耘表示,“未来,我们将依托馆藏资源,开展更多活动,凝 练新时代科技界团结奋进的价值符号和精神标识,向世界讲好中国科技人物故事和科技发展故事。

  与自己的好友竞演

  在金江波看来,21世纪的城市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文化力的较量和文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文化之都,上海文化资源配置能力不仅影响到城市单体,而将对更大地域范围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公益课的方式,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特别是非竞技的大众冰雪运动,在后冬奥时代为冰雪运动做出更多贡献。”佟健表示。

  气象部门称,未来10天江西省前暖后冷,气温起伏大,阴雨日数多。其中,12日~13日赣北赣中局部有大到暴雨和雷电,全省最高气温可达20℃左右;14日开始,强寒潮将带来强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科普界和公众感受到的是,我国科普事业总体上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两翼理论”要落到实处,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纳米材料和应用方面,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DESY)阐明了分子马达的结构、完整的功能循环和作用机制。慕尼黑工业大学首次成功使用DNA折叠法制造出一款分子马达,可自组装并将电能转换为动能,未来有望用于驱动化学反应。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研发迄今世界上最小的可运动的能量驱动齿轮,该装置只有1.6纳米大小,由两个啮合组件共71个原子构成。

冉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