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政协助“忧居”变“优居”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06 04:01:32

  中新网合肥6月5日电(储玮玮)“没改造前,起风怕屋顶被刮掉,下雪怕屋子被压倒,现在踏实了。”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炳辉社区的合肥市科委宿舍居民谢萍菊5日接受采访时说,曾经的忧虑已随着危房改造项目的完成而化为安居的喜悦。

  包公街道是合肥市的老城区街道,因辖区内闻名遐迩的包公园而得名。合肥市科委宿舍更是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旧小区。2018年,小区内的17间平房被鉴定为D级危房,制定一个让住户满意的危改方案成为燃眉之急。

  后随着《合肥市城区危险住房处置暂行办法的通知》开始征求基层意见,包公街道政协联络组积极邀请各级政协委员发挥专业力量,参与危房解危工作。他们通过“香樟树下唠家常”等协商平台,收集民情、宣传政策,促进了民主决策,消除了居民的顾虑。

  “我们主要采取了‘五步法’。”包公街道政协联络组组长史鑫说,政协委员们在动员住户搬离时,详细地了解居民的顾虑。此外,通过专业的政策解读加以劝说,并主动联系专业单位进行房屋测绘和设计。在建设过程中,每天一次安全巡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房屋分配方案的确认中倾听居民的意见,最终通过抽签的方式公平公正地完成了分房。项目完成后,继续对居民在供水、供电、燃气过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和解决。

  如今的合肥市科委宿舍,新建的房屋整齐划一,居民的“忧居”变成了“优居”。史鑫说:“这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也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政协可以有效地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老旧小区停车问题是基层治理的“老大难”,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陈村路社区的康泉小区此前基础设施差,特别是公共区域车辆停放占用消 防通道、停车位私自安装地锁、挪车、剐蹭引发邻里纠纷等乱象频发。

  2023年初,由该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委员牵头,小区居民代表参与,召开多次协商会议讨论确定了小区具体的停车位分配方案,车位分配采取分楼而治的措施,实行一车一位方式。历经一个半月,该小区机动车录入车辆管理系统227辆,共计分配207个停车位,其余的20辆车根据时间差灵活停放于车位上。截至目前,社区未收到一起涉及小区停车投诉。

  据合肥市政协主席韩冰介绍,近年来,合肥市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要求,探索推进以“政协委员工作室”“社区协商议事厅”“线上协商议事厅”为阵地的“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实践,全市共重组和新建政协委员工作室132个,覆盖四级政协委员600多名,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服务、前沿科技咨询、科技助农、送医下乡、扶弱济困等各类活动820多场。建成社区协商议事厅366个,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社区村居有试点。开展线上协商议事厅活动37场,吸引超47万名群众参与讨论,推动社区老年食堂开设晚餐就餐点、市科委宿舍危房重建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完)

  “比如楼层相邻的,内科可以占用外科的床位,内科大夫去外科查房,平时外科帮着照看一下这些病人,护士帮忙换一下液,做些治疗。”冯晓梅说,单纯依靠呼吸科肯定不够,医院采取科室共管的模式,保证入院病人得到救治。

  2022年12月27日,焦雅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扩容全国重症医疗资源,医疗机构要扩容急诊接诊能力、医院床位收治能力,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赵晨阳的母亲并没有注射疫苗,因为处于化疗阶段,医生建议“不接种”。王可可则打完了前两针疫苗,在将要打第三针时开始准备手术。她更倾向于把目前的治疗做完以后,身体恢复了再去打,“可能效果会更好”。在王可可的理解中,疫苗是给免疫系统的刺激,在这个系统不行的时候,如何刺激都会有反应。

  而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刘可敬觉得,应当尽快每个家庭都发一个血氧仪,以此判断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在科学的仪器面前,可以减少患者的误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临床分型中“重型”的判断标准之一是,“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这件事之前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已经闹过一轮,还成为他们乌七八糟的政坛相互攻讦的工具,比如日本外相林芳正,就被政敌攻击为没抵抗住中国“美人计”。

  加热烟全称是“加热非燃烧烟草制品”,是一种以不燃烧的方式将烟草加热至300-350摄氏度左右的烟草产品。《联合报》称,岛内“卫环委员会召委”、国民党“立委”林为洲3日晚接受采访时表示,先前已经过协商且拟出结论:对于“纸烟管制加严”一项,各方皆有共识,如对禁烟场所抽烟的人加重惩罚、增加禁烟场所如校园等;对于电子烟,因难以确认其焦油等成分,且许多年轻人因电子烟“入门”,禁止后将有法可管,包括禁止贩卖、禁止吸食。而在上述两者之外,加热烟的管制措施争议最大,因为加热烟所需要的烟嘴器具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台“行政院”过去坚持要开放进口加热烟,“拒烟团体”则希望禁止。林为洲说,原本在协商后,各方面针对加热烟器具达成两点共识:“可以贩卖但不能做广告”以及“20岁以下不可购买”,在场“委员”都同意,因此约定在4日上午进行相关条文修改。结果发现,3日晚迟迟等不到更新条文,林为洲透露,“傍晚卫生福利部门健康署说柯总召(柯建铭)不同意纳管(加热烟载具)!”

林崇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