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屈家岭遗址新发现 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与演进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3 00:19:30

  中新社武汉12月5日电 (记者 梁婷)据湖北省文旅厅5日消息,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近期获多项考古新发现,如迄今规模最大的油子岭文化聚落、年代较早的史前水利系统、史前建筑技术等,为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提供关键样本。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荆门,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该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进行三次考古发掘。2015年至今,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建考古队,持续开展考古工作。

  最新考古工作表明,屈家岭遗址历经油子岭、屈家岭和石家河等史前文化时期,绝对年代为距今5900-4200年。

  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陶洋介绍,油子岭文化聚落范围约105万平方米,为长江中游地区同时期面积最大的聚落,已确认水利系统、墓葬区、居住区和陶器生产区等;屈家岭文化时期,聚落规模扩展至284万平方米,环壕围合面积(含环壕)约90万平方米,发现大型水利系统、高等级建筑区、墓葬和铜矿石等遗存,探索到史前稻田的分布范围,出土已知最早的高温黑釉陶。

  近年来,该遗址考古队会同航测、年代学、环境考古专家,对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对若干疑似水利设施进行重点勘探。经系统勘探和多地点解剖,新发现熊家岭、郑畈等多组水利系统。

  其中,熊家岭水坝分为早晚两期。陶洋介绍,根据水稻等出土遗物及碳十四等测年数据显示,晚期坝的年代距今约4900-4800年,早期坝的年代距今约5100-4900年。经相关专家现场考察,认定其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水利设施。

  陶洋介绍,屈家岭遗址考古,展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大型中心聚落的规划理念、布局演变和社会结构传统,反映了长江中游不同于其他 地区的文明路径,为考察史前农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提供了关键样本。(完)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回顾来看,《足改方案》自发布以来,有一些措施执行效果不错,例如在加强足球场地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我国足球场地数量快速增长,为足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硬件基础。另外,业余的社会足球联赛体系的建设和开展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9。依法做好民事维权工作。针对他人实施网络暴力行为,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被害人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坑正中偏西位置出土的一根长1.43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463克的金杖,其上雕有人头、鸟、鱼三种图像,内芯残存炭化木渣。在现存的文献中,人类何时开始使用黄金制品尚无明确记载,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首饰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黄金饰物,大致与夏同时,而在殷墟等商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黄金制品也大多只是饰件。因此三星堆的这支金杖不仅绝无仅有,而且必定象征着古蜀社会某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

  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90%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短暂天晴的时候,村民们抓紧把麦子摊开晒在家门口甚至公路上,公路成为了“麦路”——在往年,公路上打场晒粮是被严格禁止的,今年悄悄放开了这个管理规定。

  杜卫远介绍,小麦品质无法保证导致小麦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他正在收购的品种小麦,抗穗发芽品质相对更好一点,原本正常收购价为每斤1块3毛5到1块4,“现在只能给到九毛三到一块一毛七,差不多在这个区间浮动。”

李彦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