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轮存款“降息”蕴含四重深意

来源: 房天下
2024-06-15 01:22:49

  12月22日,多家国有大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12月25日,多家股份制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开启今年以来的第三轮存款“降息”,前两轮分别发生在6月份和9月份。

  笔者认为,此轮存款“降息”,一方面与前两轮有诸多共同点,比如,可持续缓解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异于前两轮的深远意义。具体而言,本轮存款“降息”蕴含四重深意。

  首先,时点选择有深意。在2023年末对存款“降息”,更有利于降低银行2024年负债成本。从增量看,年初往往是银行“开门红”揽储高峰期,有券商机构测算,不少银行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新增存款占年度新增存款的比重可达40%与30%。事实上,为加大2024年揽储力度,近期亦有部分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因此,此时下调存款利率对商业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的意义不言而喻。从存量看,近年来每年的上半年均有大量定期存款到期,年末存款“降息”也有助于降低来年存款重定价压力。

  再者,缓解资产端压力有深意。今年9月25日起,国有大行等商业银行主动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11月6日发文表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已基本完成,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亿元至1700亿元。不过,对银行而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会给资产端带来压力。另外,今年四季度以来,购房利率下行也给银行资产端带来压力。而此次存款“降息”既能一定程度缓解银行资产端压力,也为未来LPR继续下行打开了空间。

  最后,促进消费和投资有深意。一方面,存款“降息”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和居民的资产配置偏好,有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改善市场主体信心和经济预期;另一方面,存款“降息”客观上推动了“存款搬家”,有助于一部分追求更高收益的资金 流向权益市场,为A股市场提供更多增量资金。

  一、基本案情

  一体化发展,交通是关键。

  盈米基金研究院分析,预计随着2023年权益市场进一步企稳回升、债市风险引发的负债端的赎回压力释放,正股也将成为转债价格上涨的驱动力。此外,由于中长期利率债可能有一定的中期调整风险,比价效应也是可转债市场配置价值提升的一个因素。从2023的投资机会上来看,由于权益市场的预期改善是最主要的推动变化的要素,应该优先选择持仓以偏股型/平衡型转债持仓为主的产品;非下行胜出的可转债基金表现在下一个阶段应当更好。如果成交量持续未放量,市场仍然会呈现结构性机会轮动的特征、难以把握的可能性很大,可以优先选择个券配置分散性好、行业配置均衡的可转债基金。

  更好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开展跨境电商跃升三年行动,全面深化济南、青岛、威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位基金分析人士也指出,公募基金公司参与定增投资是出于多方面考虑,既有市场环境的影响,也有估值、价格等因素考虑,持有期往往在6个月以上,投资者不可盲目跟风参与。

  2023年的增长预期:“6%”居多,最高9.5%,21省下调目标

黄孟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