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连四纸:一纸连春秋 古法开新境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3 21:19:57

  中新社江西铅山6月2日电 题:非遗连四纸:一纸连春秋 古法开新境

  作者 朱莹

  立夏前后,在江西铅山县,取武夷山脉毛竹为原料,发酵、制浆、抄纸,历时一年,一张有着“寿纸千年”之称的连四纸就此诞生。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连四纸又被称为“连史纸”,防虫耐热、长久不变色,旧时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将连四纸列为元代“妍妙辉光,皆世称也”的精品。清道光年间,铅山连四纸每年外销20多万担,远销日本、南洋。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北麓,盛产毛竹。以毛竹为原料,配以武夷山天然泉水,铅山的“天时、地利”给了连四纸诞生的土壤。传承至今的工匠技艺,则是成就其“寿纸千年”最不可或缺的“人和”要素。

  “漫长的岁月里,连四纸因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而日渐式微。”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章仕康近日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末,铅山境内最后一张连四纸纸槽曾一度停止生产。

  2006年,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连四纸制作技艺仅有3人掌握,章仕康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今年53岁的章仕康是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天柱乡人,父辈以造纸为业,他从小熟悉各环节造纸技艺。为抢救、传承和发扬连四纸制作技艺,当地启动了传统产业复苏工程,章仕康参与其中。

  “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连四纸手工制作技艺被称为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发展至高峰时的“活化石”见证。据介绍,连四纸的制作技艺复杂而精细,生产使用全天然原生态的浆料、纸药纯手工制作,有沤、蒸、漂、舂、抄、焙等七十二道工序,生产周期长达一年。

  抄纸、覆帘、榨纸、牵纸、焙纸……走进铅山连四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铅山连四纸公司”)工坊,数名工人正在制作连四纸 。章仕康抬起纸帘、入池轻划;伴随着浆水经过竹帘时细密的哗响,游离在水中的纸浆被抄捞而出,结成一张有形薄纸,附着在竹帘之上;再将有湿纸的一面朝下,放在压榨机底座的木板上,帘子轻轻揭开,一张连四纸的

  “一张合格的连四纸,韧度、平整度、厚薄、均匀度、光滑度都要合格。”章仕康说,制纸过程枯燥辛苦,从入门到掌握制作技艺至少需要两三年。如今,铅山连四纸公司已培养了11名县级传承人,基本都是章仕康的徒弟。

  近年来,江西铅山县建设连四纸展览馆(博物馆)、研学和拓展基地,连四纸连起一条条产业链。在当地城区的纸曰书房,连四纸摆件、纸灯、纸扇、背包……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市民在店里体验拓印、古籍修复等。

  据了解,当地扩大连四纸文创产品生产、数字化转换和创意设计,开展劳动教育与研学旅游,诠释非遗的现代意义。截至目前,铅山连四纸公司今年销售额约200万元人民币,文创产品品类已超过150款。

  千百年前,铅山县“舟车驰百货,茶楮(纸)走群商”,连四纸走遍大江南北。如今,“洁白莹辉,细嫩绵密,平整柔韧”的连四纸,继续着承载古韵的千年使命。(完)

  “我女儿的老师反映,孩子看不见黑板上的字,看东西也经常眯着眼睛。”带着女儿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赴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的杨琴(化名)告诉<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三年前,女儿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但那时害怕孩子还太小,怕戴眼镜影响活动。”

  2021年7月11日,陈某平在贵州梵净山景区排队前往梵净山金顶时,使用登山手杖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梵净山金顶摩崖”石壁处进行刻划。虽有其他游客提醒、劝阻,陈某平仍执意在该石壁处刻留“丽水陈国”字样。经鉴定,刻划行为造成上述文物和景观价值不可逆损害,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经委托有关机构制定修复方案,需修复费用60952.08元,勘察设计费38000元。贵州省江口县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陈某平承担上述修复费用、勘察设计费以及惩罚性赔偿金50000元并向公众赔礼道歉。

  据媒体报道,韩国不久前对中国公民实行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引发中方的反制,从而给韩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韩国驻华大使馆一名高级外交官6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境内新冠疫情趋向于稳定,因此相关问题不能给中韩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希望因防疫措施引发的当前局面能够在2月底之前得到缓解。

  在迎接长五遥三复飞的908天里,一轮轮专业授课、一遍遍完善文书、一次次推演演练,自主设计电路沙盘、连接器操作箱,练理论、练操作、练协同,一心用万无一失的准备、用厚积薄发的本领,打赢翻身仗、荣誉仗。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二十大以来,针对各项具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要求——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7日电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7日公布,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和2月6日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2月6日全国出入境人员数量达到67.6万人次,创疫情以来新高,较前一日增长32.8%,较“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前日均增长124.2%,为疫情前的36.6%。其中,毗邻港澳陆地口岸出入境人员56.8万人次,占当日出入境人员的84%,较前一日增长39.2%。

张珮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