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农机户小院看发展(经济聚焦)

来源: 格隆汇
2024-05-31 02:52:24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农机户杨发英家的小院里,停满了农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番茄采收机、植保无人机……

  从一个农机户小院看发展(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农机越来越多、机型越来越大、马力越来越强、作用越来越广……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农机户杨发英家“仓库”的变化,印证着兵团农机发展的步伐。截至去年底,兵团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5%,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逐渐成为当地发展的鲜明特色之一。

  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正值春耕时节,高大的拖拉机带动着六行播种机作业。一台农机一天就能播完几百亩地,机械化农业取代了曾经的“人拉爬犁”。

  从普通农用拖拉机、大中型农用拖拉机,到巨大的联合收割机、番茄采收机,还有一排排播种机、施肥机、植保无人机……记者来到农场农机户杨发英家的小院,只见铁皮棚下停满了各式农机。

  杨发英家农机的变化,印证着这些年兵团农机发展的步伐。截至去年底,兵团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47万台、采棉机3574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5%。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逐渐成为当地发展的鲜明特色之一。

  农机户杨发英——

  “农机丰富了,服务半径也更大”

  2004年,杨发英和丈夫李爱波下定决心,要借钱买台大拖拉机。两口子跟父亲李润说完这事,就被劈头盖脸一顿痛骂。

  “老人好强了一辈子,没欠过债。他担心我们欠债还不上。但我们分析了当时农户发展急需农机的情况,‘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怕错过这个机会。”杨发英说,两口子手头没有多少钱,而当时能买到的铁牛—600型号拖拉机,一台要5.38万元。

  在小院的铁皮棚下,杨发英看着这台如今已锈迹斑斑的老拖拉机,回想起当年的场景:“背上不少外债,才买回这台拖拉机,还有播种机、打埂机、中耕机等配套机具。”

  机器刚运回来,农场的种植户们就抢着租用,杨发英两口子根本忙不过来。“打一米田埂1角钱,播种一亩13元。春耕时节,早晨6点下地,要一直忙到夜里12点。”杨发英说,那一年赶上了农业机械化的春风,两口子挣到了钱。

  “以前种地,地里几十号人都忙不过来,干得还慢。有了拖拉机,一人开着在前面播种,两个人跟在后面查漏补缺,种植户一亩地能省一半多工钱。”杨发英说。

  第二年,两口子买下了家里第二台大中型拖拉机。这一年,兵团得到国家农机补贴资金350万元。

  2014年后,靠着国家农机补贴的政策支持,杨发英几乎每年会购入新的大拖拉机、采棉机、番茄采收机……她家的铁皮棚下,农机越来越多、机型越来越大、马力越来越强、作用越来越广。

  拿出厚厚一摞登记证书,杨发英告诉记者:从2004年购买第一台大中型拖拉机到现在,家里一共有23台拖拉机、2台番茄采收机、8台采棉机,以及多台播种机、打药机、施肥机等。

  “农机丰富了,服务半径也更大。一开始只能干5公里内的活儿,后来延伸到周边的呼图壁县、吉木萨尔县,甚至还去过五六百公里外的塔城地区等更远的地方。”杨发英说,这两天,丈夫李爱波正驾驶农机在和田地区策勒县提供服务。

  返乡年轻人李威良——

  “学一些新东西、试一些新路子”

  麦苗青青,李威良站在田埂上操作无人机。1999年出生的他,从小没干过农活,在北京上完大学后,又在上海找了份不错的工作。2019年底,他对比了两边的收入和发展前景,和母亲杨发英反复商量后,决定回到老家务农。

  “回来是好事,将来怎么干农业, 该他们年轻人拿主意了。”杨发英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自己这辈人在挑选、使用一些智能农机时,已经有些吃力。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能吃二两土。”刚回去时,李威良要学要干的有很多,“跟机子、扛管子、播种子,晚上拿出手机一看,一天步数能有好几万。”拖拉机、收割机、采棉机……家里五花八门的农机,他也要逐个学着用。

  回老家的第一个春耕季结束后,原本肤色白皙的李威良就被晒得黝黑。除了学习家里已有的农机,他还琢磨着要“学一些新东西、试一些新路子”。“我发现无人机挺火,就买来做植保。一路试错摸索,已经用到第五台,基本掌握了技术要领。”谈起自己走过的弯路,李威良虽有点不好意思,但仍然满怀信心,“我还在招聘飞手做无人机施肥、打药,现在市场好得很。”

  在农场,和李威良一样返乡务农的年轻人已经有50多人,大家时常联系、互相支持。“我们这批年轻人最常交流的,就是农机发展的信息。”李威良说。

  农业服务人员李斌——

  “国产化、智能化成为兵团农机发展的两个关键词”

  农场一处大田边上,李斌一边跟农户拉家常,一边询问今年的播种情况。

  李斌是共青团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2014年以来,农场的农机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如今,1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从75台增长到170台,价值超过百万元的农机已经有36台。农机马力数的增长,让很多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兵团农作物的质量水平也在提升。”已经从事16年农机工作的李斌,对相关情况了如指掌。

  “国产化、智能化成为兵团农机发展的两个关键词。”李斌说。

  “比如,杨发英家以前的农机,很多是进口货,现在他们可以买到高性价比的国产高端采棉机、大型拖拉机等。”李斌介绍,共青团农场农业机械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5%。五家渠市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采棉机,一台约有10万个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3%。兵团企业生产的农机畅销20多个省份,还销往国际市场。

  智能化应用更体现在兵团农机发展的方方面面。李斌说:“农场农户购买的播种机、收割机应用北斗导航系统,能进行无人驾驶作业;农场的高标准农田实现智能滴灌、远程监管;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设备、无人机飞防等也实现应用。”

  据介绍,过去10年,兵团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当前,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机装备产业结构布局将进一步完善,激发企业研发生产高端先进农机具的积极性,推动农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蒋云龙)

  来源:人民日报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9/0/890489066206460832.jpg" alt="" />

  从具体国家看,2022年安徽省对日本、韩国进出口426亿元、366.8亿元;与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等多个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速超过两位数。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顾海东在欧福蛋业上市仪式上介绍,2023年,苏州将积极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机遇,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锚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基,深入实施“育林计划”,全面推进“参天计划”,推动更多优质企业早日上市,推动上市公司成长为创新发展的“领头羊”和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酒席满堂,不如白肉血肠。”血肠的制作相当考究,白肉血肠也是年猪菜里的经典菜肴。年逾花甲的张洪滨19岁起便接触这道菜的制作。作为百年老字号“吉林市老白肉馆”的掌门人,血肠烹饪他熟稔于心。

  The Korea Economic Daily reported that related research concluded that if contaminated water from Fukushima is released into the ocean, it would only take seven months for the contaminated water to reach the shores of Jeju Island, with the country's aquaculture and tourism suffering considerable losses.

杨惠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