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首组高清“全身照”诞生记:太空摄影有何不同?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2 23:43:08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马帅莎)11月28日,中国空间站首组高清“全身照”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在轨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也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一组全构型工作照。

  此前,科研团队曾利用安装在中国空间站外部的相机,从不同侧面拍摄过空间站的局部,也曾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上的相机,见过比较模糊的空间站全景。为了获取空间站的高清“全身照”,今年10月30日,神舟十六号乘组在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机,通过神舟飞船的舷窗拍下这组珍贵照片。

  航天员如何在太空拍下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的合影?和地面相比,在太空拍照需要哪些特殊“技巧”?记者了解到,和地面一样,在太空拍照也讲究点位、角度与光线,但操作难度却大大增加。

  从官方公布的照片可以看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是在中国空间站上方进行俯拍,从而更好地展示出空间站的全貌。然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对接于空间站径向对接口,这意味着它在下方与空间站分离后,需要从空间站上方掠过,才能到达预定拍照“点位”。这就利用了飞船的一个“绝活”——绕飞,即飞船环绕空间站飞行。在太空中,航天器实现空间站不同对接口之间的转移,就是借助这一“绝活”。

  抵达最佳拍照“点位”后,还要寻找合适的角度。身处飞船中,航天员需要通过返回舱的舷窗才能拍到太空美景,但如果飞船以正常姿态飞行,航天员无法通过两侧的舷窗拍到下方的空间站全貌。

  为了能让舷窗对着地球,飞船需要在绕飞过程中完成大幅度的滚动和转动动作,让舷窗变成一上一下,方便航天员通过下方舷窗拍摄空间站的“全身照”。

  专家称,在整个绕飞过程中,为了精确控制飞船和空间站的相对运动轨迹,必须尽可能地让神舟十六号飞船的头部朝着空间站。

  除了姿态和轨迹控制到位之外,绕飞拍摄时还需要同时满足测控、光照和安全距离等多个约束条件。

  专家指出,绕飞的关键弧段要位于中继卫星测控区内,便于地面对飞船进行状态监视和控制。拍摄过程则要在光照区内进行,光照角度也需要精心设计。

  据了解,这是中国空间站建成后,首次对全尺寸构型空间站进行绕飞。绕飞过程中,飞船距离 空间站只有数百米,加上空间站尺寸较大,好比飞机在群山之巅的超低空飞行,具有一定难度。专家称,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绕飞全程飞船不能进入空间站禁飞区,必须时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完)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阿克巴里1997年至2005年任副防长,辅助时任防长阿里·沙姆哈尼,后者现任伊朗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秘书。阿克巴里2019年被捕。伊朗司法机构下属“平衡”通讯社说,阿克巴里“为英国从事间谍活动……通过向国外传递信息危害国家安全”,依据“可信的证据和文件”判处死刑。

  北京消费者王华记得,2022年12月初北京刚刚宣布取消查验核酸证明时,商场客流骤降至冰点,他此前常去的合生汇广场也没什么人。此后,商场开始慢慢有消费者出现。2022年12月22日,北京宣布取消限行措施。“尽管是工作日,但当天下午5点以后,我打电话问了4个餐厅,北京宜宾饭庄、海底捞大红门店、西塔老太太烤肉店都告知已经在等位。我和朋友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不临街也不在商场里的火锅店。下午6点半左右,上座率接近六成。”王华说,自己就是在那一天重启消费,加入了堂食、购物、看电影的队伍。

  新形势带来新机遇。当前,美西方国家从“一带一路”倡议的看客变成了竞争者。面对新局面,我们的战略定力可以牢牢建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先进性上。缺少“连接”的“开放”,必然导致优势国家对弱势国家的“剪刀差”,使全球化长期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相比之下,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连通形成了一种有形的公共产品,对于可持续的发展和连接具有关键价值。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周期长、回报慢,并非西式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所喜好和所擅长。而“一带一路”建设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展现的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贡献,正受到越来越多共建国家的认同和赞誉。

  <strong>保值率继续下滑波及国产电车</strong>

  “还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宣传,适当组织居民进行应急演练,增强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意识,培养家庭应急物资储备习惯。”马勒说。(完)

  “安得广夏千万间”,毕东尧就像城市万家灯火的一位小小守护者,和无数建筑行业安全员一样,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守城人”。“作为一名建设者,我希望现在的项目可以早点完成,为更多家庭带来温暖的居所。”毕东尧笑着说。(完)

杨长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