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田间地头的“电管家”:“把脉问诊”助春耕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5-29 10:50:39

  中新网吕梁3月12日电 题:山西吕梁田间地头的“电管家”:“把脉问诊”助春耕

  作者 高雨晴 董婷婷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山西吕梁各地抢抓农时,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其间,供电人员检查线路设备、排查安全隐患、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当好农民的“电管家”。

  随着气温逐渐转暖,今年的春耕春种逐步展开。当地供电部门结合季节性用电特点,推进各项春耕保供电服务措施落地落实,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早行动,保春耕可靠供电

  “现在给小麦灌水特别方便,供电人员经常过来检查线路设备,有用电方面的问题,当场就给我们解决了。”吕梁交城县西营村村民张宝宇说。

  春耕、备耕生产作业陆续开始,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服务春耕生产,全力保障农民在春耕春灌生产期间可靠供电。

  其间,他们对供区内所有提灌站、专用农排线路及农户抽水等电力设施进行全面巡视,对低压灌溉线路、计量箱等设备进行重点巡视,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结合农业生产分布和电力设施布局,针对供电区域内农村用户分布广、用电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提前对供电线路进行隐患排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设备缺陷,按照“边查边改”的原则,第一时间协助整改消除。

  此外,当地供电部门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春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活动,向农户讲解出现用电故障时的应对措施。

  勤走访,为春耕续足电力

  “育苗基地的电力设备和线路一切正常,您可以放心了。”近日,在吕梁孝义,供电人员走进力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主动上门走访问需,解决用电疑难,协助检查育苗大棚、温室电力设备,确保春耕不误时。

  力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孝义市最大的蔬菜基地,合作社内的育苗基地共计30亩,年育苗可达2500万株左右,承担着全市70%以上设施蔬菜秧苗的供应重任,是当地民众“菜篮子”的重要保障。为确保春耕期间蔬菜秧苗稳定供应,推动本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合作社加足马力,全面铺开春耕育苗工作。

  其间,国网吕梁供电公司针对春耕春灌用电问题,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摸排涉农线路、用电设备情况,检查农村机井设备,及时处理发现的各类隐患和缺陷,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的春耕春灌用电顺畅。同步依托网络化服务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用电服务,通过语音、视频“问诊”以及现场“会诊”,协助用户快速办理用电业务。

  广宣传,助春耕安全生产

  3月11日,吕梁汾阳,供电人员走进贾家庄村开展春耕安全用电宣传活动,助力农企农户春耕春灌期间安全可靠用电。

  “你们能来现场进行用电隐患排查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我们村春耕春灌的供电更有保障了。”该村高粱种植大户张师傅说。

  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分赴田间地头,零距离了解农户当前用电状况和春耕春灌用电需求,并通过在乡村集镇发放安全宣传手册、开展安全讲座,向村民宣传电力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电知识,讲解农业机械近线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同时深入农企、农户侧,协助其进行安全用电检查和电气设备消缺,向广大农户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知识条例,解决农户的用电疑问和难题,保障广大农户用上“放心电”、浇上“放心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要做好供电保障的‘螺丝钉’,全心全力落实好乡村供电服务,促进粮食增产丰收和乡村振兴稳步发展。”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台区经理张利生说。(完)

  当地时间2月2日凌晨,据韩联社报道,韩美1日在半岛西部海域上空举行联合训练,美军出动B-1B、F-35B以及F-22等机型参与。

  追寻千余件带着文明印迹、在文明时空中堪为坐标的器物。近期,总台也推出了一系列文物主题纪录片。与千千万万的观众一起往历史深处探索、发掘中华文明的丰盈,赴一场激动人心的文物之旅、文明之约。

  <strong>居民愿意换房、再置业了吗?</strong>

  黎巴嫩大约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里曾是繁华的夜之都,是中东的“小瑞士”“小巴黎”,是整个中东地区的经济商贸、旅游交通的重要枢纽,是被所有邻国艳羡的、繁荣与富裕的代名词。

  “蔬菜大棚选址要求土壤肥沃、采光充足。为了提高种植效益,2020年起,我们在土壤相对贫瘠、采光条件也不好的地块上打造工厂化设施农业,引进种植黑皮鸡枞菌、猪肚菌、金耳等珍稀食用菌。”滦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吕连宝说,目前全县已建设工厂化食用菌园区6处。

  令人欣慰的是,以《中国地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在注重内容思想深度挖掘的同时,在艺术呈现方面都有所创新。在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黄华看来,“这类节目充分调动融合媒体思维和新科技,加强了用户的参与性互动性,使节目更具观赏性、更有连接性”。《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紧扣一个“活”字,采用AR等现代科技设计了双向穿越的剧情,同时使用了环幕投屏、AR等技术,把典籍变成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打通观众情感共鸣的桥梁,实现厚重主题的“软抵达”。

姜盈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