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印发通知 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5 01:11:36

  中新网6月1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14日,中新财经记者 从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据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介绍,质量融资增信是指以企业具备的质量能力、资质等质量要素为依据建立的增信机制,旨在为具有较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些地方实践中,也称为“质量贷”或“质量融”。

  作为发挥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让“质量+金融”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田世宏称,《通知》遵循质量和金融领域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突出质量要素的作用,按照“信息采集、信用评估、贷款服务、贷后管理”的质量融资增信实施全流程进行部署。

  “从融资增信供给侧看,质量融资增信帮助金融机构破解了质量信息不对称难题;从融资增信需求侧看,加大了对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从融资增信的供给和需求的适配看,充分发挥了质量与金融工具的组合作用。”

  不过,田世宏也提到,目前,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尚处于发轫阶段,主要集中在部分省份和一些城市的“点”上,还未在全国“面”上蓬勃开展。并且存在融资规模较小,参与金融机构数量不多等问题。“因此,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通知》,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更全面的赋能企业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车士义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包括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内的各类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从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4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过66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3.3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33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2万亿元。

  车士义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细化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围绕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金融机构业务实际,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部门协同、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工作闭环,提升工作实效。(完)

  从最常见的净水器过滤膜到医药、芯片行业使用的过滤产品,在科百特公司的清洁车间内,目前能生产10000多种不同规格的过滤产品。

  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锻造大国重器

  航空与防务分析师米歇尔·梅吕佐说,747飞机“打开了世界”,它在机身尺寸、航程和效能上的优势,“便于欧美地区的中产人士以负担得起的价格出境旅行,哪怕是在20世纪70年代能源短缺期间”。

  1月31日,中国东航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去年末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出入境政策优化以来,民航市场航班量恢复得特别快。东航目前的国内机票票价应该比2019年的水平有所上涨,加上国内各地之间流通很方便,今年国内航空市场预计恢复得比国际市场更快。

  与财险公司连年罚金占比较大不同的是,人身险公司2023年首月被罚金额合计为741.4万元。此外,包括保险代理、保险销售、保险经纪、保险公估在内的保险中介机构共有25家次被罚,占罚单总量约1/4,所涉罚金为152.2万元。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颜幸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