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峡”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已累计放流鱼苗近140万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8 04:57:05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6日电 (艾力 阿布力克木)被誉为“新疆三峡”的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不仅作为新疆重要的水利工程发挥作用,更在生态保护方面彰显其独特价值。自2020年首次增殖放流鱼苗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放流鱼苗近140万尾。

  日前, 2024年度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活动举办,共计放流鱼苗4万尾。

  在增殖放流现场,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工作人员,有序对鱼苗进行了放流前的标记工作,以便能够追踪和监测鱼苗的生长和放流后的生存状况。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河山区干流河段上,地处喀什地区莎车县和克州阿克陶县交界处,兼具防洪、灌溉、生态、发电等功能,被业界称为“新疆三峡”工程,于2021年8月实现并网发电。(完)

  在此前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这是外贸稳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部分行业需求疲弱、订单不足。近段时期以来,很多地方积极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商“请进来”,一系列贸易促进措施的落地,大大增加了外贸企业拓市场、接订单的渠道和信心。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6/62/12353447915087243446.jpg" alt="" />

  150名学员通过纪录片策划、纪录片摄影、影视剪辑等日常课程学习以及拍摄体验,选拔出50名优秀学员参加“演电影拍电影”酷拍体验营-纪录片创作工坊,进行为期三天的高阶提升。最终从学员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将优秀作品推荐至由市文物局、市申遗办主办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进行参赛。

  “华夏”一词虽见于《左传》,但华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早在西周时期即具备雏形(也有人主张在夏代或更早)。更早的文献往往以“夏”“区夏”“诸夏”或“中国”指称形成中的华夏民族。

  “我们包吃包住还包培训,今天就能签协议”“这个岗位的月薪最高有12000元人民币”“我们是新能源企业,光伏产业前景很好”……6日是元宵节过后的第一天,在广州开往宁波的K210次列车上,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客运段举办第三届列车招聘会,为来浙江务工人员和企业搭建公益性对接交流平台。

  2月6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延宁社区延宁宫里,用甘蔗节搭叠而成的蔗塔,吸引许多人前来祈福、参观。蔗塔分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共365层,高4.2米,从正月十三开始搭叠,正月十六完成并展出。塔身用甘蔗节相错搭叠而成,部分蔗节用食红染红,形成“上元祈福”吉祥字样,寓意日子节节甜,生活节节高。(吕明)

黎任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