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热议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0 13:11:11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 (国璇)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专题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从多学科、多维度展开深入研讨。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客观上要求加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需要正确把握好几个关系问题:第一是“激活”与“充实”的关系,要紧扣时代主题,聚焦现实问题,用现实问题及其解答“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与优秀因子,以形成新的文化成果,也“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是“契合”与“结合”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来源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包含结合的可能性。从彼此契合到有机结合,必须经过一个中介环节,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三是“根”与“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二者内在相通,都是关于人的学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明,既不能丢弃魂,也不能失去根。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认为,“第二个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打开了思维空间,并有效缓解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紧张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著述中的现代意识,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运用与发展,从根本上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自我理解与自我形塑,进而激活了中华文明的“现代意识”,引领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丁国旗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美学的发展之路,表示中国式美学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不仅表现在本土化的审美立场与价值判断,还表现在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同时,中国式美学反对在美学和文艺实践中“以西释中”“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做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伴相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又不断丰富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呈现出多阶段多时态的动态属性。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要坚持胸怀天下的立场、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深化文明互鉴的视野,理解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兼顾当代网络与数字媒体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二部主任肖新建表示,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大原则要求贯穿始终。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国力强盛的富强中国,也要建设一个文化繁荣的文明中国,实现富强中国和文明中国交相辉映。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协调的观点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完)

  据介绍,凤会村独有的薏糯米,是当地制作糖贡的上等食材。村民们在每年下半年都会种上几亩,专门用来在过年期间制作糖贡。

  2018年,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南京花的发现则打破了这种观点。南京花保存于1.74亿年前的早侏罗世地层,比白垩纪还要再早大约5千万年,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由于大部分患者是合并基础病多的老年人,这更要求我们医护人员提起精神来对症治疗、精心护理。”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秀丽说,医护人员几乎都是白天黑夜连轴转。

  1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与贸发局合办的第16届亚洲金融论坛一连两天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届论坛以“推进转型:创效·共融·创新”为主题,邀请逾百位环球政商领袖担任演讲嘉宾,就热门金融及社会议题分享真知灼见,活动吸引逾千人现场参与。论坛现场设有金融科技专区、InnoVenture专区及FintechHK初创专区,以及全球投资机遇专区,邀请超过120家来自本地及环球的展商和国际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初创公司及投资促进机构以实体及线上方式参展,展示领先的金融科技及环球投资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正)第338条

  1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深刻阐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央视网《联播+》特梳理总书记讲话要点,以飨读者。

白静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