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如何藏宝?金银细工成就绝活“套装”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06 04:36:22

  中新网兰州6月5日电 (闫姣 李亚龙 田鹏鹤)为了储存14粒质似珍珠的舍利,由中国古代当权者组织,打造了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的金棺银椁等“五件套”,重重装盛舍利后藏于地下。如此模式将宝贝储藏好的同时,亦将盛唐时期的绝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述宝贝为金棺银椁铜匣舍利瓶石函,是甘肃省博物馆16件“镇馆之宝”之一,国家一级文物,1964年出土于甘肃平凉市泾川县大云寺遗址。国宝共5重,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重重套置而成,精巧华丽,反映了盛唐时期金银细工的极高加工技艺。

  这件国宝有多少“重工艺”?据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赵天霸讲解,银椁和金棺下面的垫座及四周贴了五瓣梅为图案的织锦;棺身雕刻忍冬纹等唐朝代表性纹样;金棺镶嵌珍珠与绿松石点缀,内有一檀香木小隔板,置放一件白色透明的长颈、圆腹、平底玻璃瓶。

  打造上述金棺银椁在古代价值不菲,且需要宫廷工匠以高超且繁杂的工艺细细打磨,人力、物力、财力都得到位。最后,将“藏宝棺”按照大小一件件套起来,像“俄罗斯套娃”,最里边一件就是宝物。

  金棺银椁铜匣舍利瓶石函中的宝物,便是瓶内的14粒舍利。这些舍利形如米粒,质似珍珠,最大的直径不足0.5厘米,瓶上还盖着古铜色丝质小帕。

  人们看待国宝的反应不同。在历史学家眼中,石函上的文字翻开真实过往;在艺术家眼中,它的纹饰熠熠生辉;在佛教信众心中,存于其中的舍利珍贵无比。

  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厅里,五重套盒的文物被分开罗列。石函侧面的一篇古代“作文 ”,详细记录了其被发现的来龙去脉,包括时间、地点、官员、僧众等。赵天霸说,无论从文物价值、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来看,它被誉为“镇馆之宝”实至名归。

  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志华详细介绍了这篇“作文”,讲述了历史上两件与当朝最高统治者有关的事件。其中一件发生于隋文帝时期,隋文帝下令数年间共建百余所寺庙,泾州(现泾川县)也修造了大兴国寺,经历岁月变迁,塔毁为一堆废址。另一件是说到了唐代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为登基造势,下令全国各地修建大云寺。有僧人找到当时的泾州司马孟诜寻求支持,之后在清理大云寺残迹时,在地下约5米深的地方发现了埋藏舍利的砖室。之后,孟诜将此事的来龙去脉撰写了文章《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延请当时的名流赵贞固书写,记录在石函上。

  刘志华说,通过镌刻在石函上的“作文”,后世对1330多年前的历史事件,有了详细明确的了解。而这一点,是该文物被定为国宝最重要的原因。

  足可以见,老祖宗的“藏宝地点”一般在地下深处,修建砖室或石室,是中国古代藏宝的天花板级别。而由于中国人将“身后事”极为重视,所以也选择用棺椁形式埋葬宗教圣物。

  为满足广大游客欣赏的需求,这件国宝旁还精心设置了“电子文物”,游客可拖动按键进行翻转、放大,趣味十足,方便多角度欣赏。(完)

  我听长辈们说,新中国成立以前,从天桥到前门的大街上,一溜儿都是杂耍、练把式的。我出生与长大的公平胡同里,住满了如皮匠、铜匠、练武的、说相声的、拉洋片的等各色师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桥“文艺复兴”过,我放了学,常常上街看摔跤、吞宝剑和胸口碎大石。这类露天演出在1985年后就少了,直至消失。

  2007年不丹修订与印度的“友好条约”,抹去了“不丹外交接受印度指导”的条款。当时一些评论认为,不丹将由此获得相当程度的外交独立自主。但现在看,军事、内政和经济等各个领域深受新德里影响甚至把持的不丹,一时仍难摆脱“印度阴影”。

  在藏语里,切阳什姐的名字代表着幸运和幸福。投身竞走15载,切阳什姐自己说,竞走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在残酷的竞技赛场上,人生总有太多遗憾。

  3月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长康林松。王文涛宣介了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部署,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方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愿为包括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在内的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双方就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以及奔驰在华投资经营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时任晋中市委书记胡玉亭说,“对待不作为的干部,既不能再用,也不能平调,就是要下课,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更多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大同这个地方处于农牧交错带,它的生态是脆弱的,经不起大的消耗。迁都之后,自然就不再那么繁华。而开窟尤其开大石窟,一定是要有经济基础的。”杭侃说,云冈石窟的衰微背后有着多重因素:“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信仰会有不同的形式,宋代以后佛教更多的民间化、世俗化,国家也不再把开窟造像当成一个凝聚社会共识的手段。此外,到辽代时已经没有地方开窟了,所以像第11窟中辽代补凿的造像只能利用没有完成的壁面。”

唐承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