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西藏江南” 共绘幸福图景 —广东援藏助力林芝特色农牧产业振兴发展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8 21:51:44

  30年来,广东援藏工作队聚焦林芝市农牧产业发展,一批又一批干部、专家、技术人才在藏东南的大地上耕耘奋斗,从生产端、加工端和市场端全过程培植林芝市特色农牧产业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片叶,茗香飘千里

  初夏时节,易贡茶场绿意盎然,茶农穿梭其中开展田间管理,而在制茶车间里,工人们摊青、揉捻、炒制,忙而有序。

  作为西藏老牌国营的规模化高山茶谷,易贡茶场几经波折,一度陷入经营困境。直到2010年,茶场被整体纳入广东对口支援计划,逐渐迎来转机。10多年来,经过粤、藏两地携手努力,茶园获得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茶叶获国际茶博会金奖,易贡茶实现了香飘千里、香传万家。

  十余年间,广东省先后安排佛山市、省国资委等实施对口支援,积极支持易贡茶场“引进来”“走出去”,在茶叶引种培育、加工设备升级、茶场设施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低氟健康茶研制、品牌包装营销、组织参展、消费扶持等多方面倾力帮扶,助力茶场和茶产品加快转型升级,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使易贡茶叶销往全国、走向世界。

  2020年,易贡茶场扭亏为盈;2021年,易贡茶从珠海通关销往澳门,首次实现产品出口;当下,易贡茶场正加快打造“红色茶旅小镇”,走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茶场经营好了,茶农的日子就更有奔头了。茶农格桑土登说:“有援藏专家的指导,我们茶叶的品质很不错,收购价也上去了。我家30多亩茶田,一年有四五万元收入,随着茶场的发展,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头猪,一条产业链

  沿着尼洋河谷穿行,在工布江达县巴河镇,一片厂房林立的产业园区紧邻林拉高速,颇具规模。这里就 是工布江达县的藏猪产业园,也是林芝市首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园区。

  自2018年以来,从产业园的蓝图构想、规划编制到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完善,无不凝聚着广东省中山市一批批援藏干部的努力。

  作为藏猪之乡,工布江达县坐拥国家级藏猪原种保护区、藏猪原产地地理标志双“招牌”。如何发挥优势加速产业发展,一直是当地努力的方向。

  对此,中山市援藏工作组一方面利用援藏资金靶向补齐短板,带动社会参与完善产业园建设,助力打造重大产业平台;另一方面,主动参与项目管理、产业扶持、招商引资,引入龙头企业,让“一头猪”延伸成一条产业链。

  如今,项目一期入驻8家企业,能够实现养殖、屠宰、加工、物流、检测全链式服务,产品涵盖火腿、午餐肉罐头、手撕肉干等各类藏猪制品及蜂蜜、松茸加工等,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作为中山市援藏工作组最早引入的藏猪深加工企业之一,西藏劲华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常冰说:“选择在这里落户,是因为产业园和企业发展定位契合,而且交通便利,有良好的配套服务,我们有信心将农牧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本地群众一起发展。”

  一块塘,高原渔业新梦想

  在西藏开展现代渔业养殖,对许多人来说是个新鲜事。然而,在林芝市米林农场,在广东援藏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梦想照进了现实。

  来到米林农场,大门两侧“粤藏携手 振兴农场”的标语分外醒目。农场里,不仅能看到挂果成熟的大樱桃,还能看到塘连塘、池连池,以及健康成长、自在游弋的30多万尾中国香鱼、虹鳟、鲈鱼和40多万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各类水产品。正是广东援藏工作队的努力,让这些水产在高原“安家落户”,打开了高原现代渔业养殖的新局面。

  2021年12月,米林农场改制,成立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2022年6月,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珠海工作组接过援藏接力棒,进驻米林,助力嘎玛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步伐,探索发展高原现代渔业。

  广东省援藏人才、珠海市水产养殖专家骆明飞说:“我们依托米林优质的水资源,借势广东丰富的渔业种质资源,通过大力攻关鱼苗长途运输、标准化生态养殖塘建设、保温养殖等技术,在探索渔业本土化和可复制、易推广的渔业养殖模式上逐步取得了成效。”

  2023年,以中国香鱼等为代表的优质高原水产品开始上市。今年,养殖基地预计出产鱼、虾20多万斤,产值300多万元。高原渔业的产业化之路正越走越宽。

  12年前,记者即在梧州东出口春运服务站目睹“摩托大军”返乡“盛况”。如今,服务“摩托大军”的李金兰和李子郁也已退休。“摩托大军”也将淡出大众视线。邹丹说:“梧州市交警部门这两年已不再将‘摩托大军’作为春运返乡的重点服务对象,交警的工作重点逐步往高铁站、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周边路口转移。”(完)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阶段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今年春运,郑州东站采取多种措施为旅客安全出行“护航”。

  早一分钟用上,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据该站分析,跨境客车量增长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内地与港澳通关措施优化调整,往来更为便捷,港澳居民通关意愿增加;农历新年临近,返乡流、探亲流、旅游流多重叠加,推高跨境车流峰值;“澳车北上”政策实施后,更多澳门单牌车经行港珠澳大桥,进一步增加口岸跨境客车数量。

或是在岸边给红嘴鸥喂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珊丽娜于1998年回到中国投身盘扣制作技艺,如今成为盘扣艺术的引领者。“利用盘扣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更能读懂中国。”珊丽娜谈及,作为一名华人,她很乐意向海外推广盘扣技艺、传播中华文化。“最近,我创作设计了敦煌飞天风格的‘十二生肖门神’盘扣作品,就是融入了传统文化,祈愿未来生活更美好。”

李美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