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深圳经贸交流与城市形象推介会走进布宜诺斯艾利斯

来源: 慧聪网
2024-06-04 15:11:05

  中新网圣保罗6月3日电 (吕晨星)阿根廷当地时间6月2日晚,阿根廷—深圳经贸交流与城市形象推介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举行。

  深圳海外联谊会会长王强,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商务参赞安光辉,阿根廷拉普拉塔基金会主席拉斐尔·贝拉斯克斯,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国际合作局局长玛丽安娜·巴斯克斯,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机构事务局局长索菲亚·德·尼科洛,阿根廷粤商会会长余永辉,阿根廷华人企业家协会会长严祥兴,阿根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何文强等侨界代表、阿根廷企业家、商协会代表以及中阿各界友好人士百余人出席活动。

  本次推介会由深圳海外联谊会、深圳龙岗区海外联谊会、阿根廷粤商会、阿根廷华人企业家协会及 FPHV培训和贸易促进机构共同主办。

  阿根廷粤商会会长余永辉首先在推介会上致辞,向来访的深圳市代表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余永辉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和阿根廷的友谊将进一步加深,两国之间的合作前景也稳中向好。阿根廷粤商会将借此次推介会的东风,通过“凝结侨心,汇聚侨力”,推动两地间在经济、科技、贸易、工商、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友好合作,为深圳的企业走向世界,为阿根廷企业以深圳作为窗口进入中国市场搭建平台,构建好沟通的桥梁。

  阿根廷华人企业家协会主席严祥兴在致辞中说道,阿根廷与深圳,虽然地理位置相隔遥远,但在经贸合作上却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找到更多的合作契合点,实现互利共赢。阿根廷华人企业家协会将充分利用自身在阿根廷的资源和优势,为深圳企业在阿根廷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深圳海外联谊会会长王强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深圳的经济发展情况。王强表示,阿根廷物产丰富、环境优美,牛肉等农产品在中国广受欢迎。近年来,两国深化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入发展。期待与大家携手促进两地交流交往,共同推动中阿两国友谊不断发展进步,树立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商务参赞安光辉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深圳的经济发展成就。安光辉表示,今年是中阿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双方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互访交流活跃,为中阿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经贸合作创造了优越条件。深圳市企业在中阿双边的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深圳市继续深挖阿根廷市场潜力,深化清洁能源、大宗商品、科技通信、数字经济等多元领域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助力双边经贸合作健康稳定长期发展。

  深圳商务局副局长周明武以及拉普拉塔基金会主席拉斐尔·贝拉斯克斯分别在会上就深圳与阿根廷两地的营商环境进行推介,详细介绍了深圳的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人才优势等方面的情况。

  深圳市腾信百纳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迈瑞医疗阿根廷分公司企业代表进行了企业推介,展示了深圳在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实力和成果。两地企业进行了合作意向签约仪式。

  会上,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向阿根廷华文学校捐赠了10万元购书款,助力海外华校提升教学质量,让更多的海外华裔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两地企业家在推介会后纷纷表示,将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中阿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他们期待未来能够加强沟通与合作,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完)

  新华社上海1月15日电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5日选举董云虎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钢淼、周慧琳、宗明(女)、陈靖、张全、徐毅松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龚正为市长,吴清、郭芳(女)、张小宏、刘多(女)、华源、解冬(女)、李政、张亚宏为副市长;选举李仰哲为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贾宇为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据施工项目负责人李龙硕介绍,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暂定名)严格按照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最高级别(即三星级)设计建设,采用天窗采光,高中庭、开放式下沉庭院等多种设计方式,并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能源消耗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动态平衡。

  回首过去,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成功蜕变成举世瞩目的石化基地,成了建设舟山群岛新区、推动杭州湾南岸石化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打造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重要载体。

  北京将出台中小学学位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23年,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深化“双减”工作,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加强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联动。支持在京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改革,促进基础、前沿、新兴、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加快培养高精尖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strong>保供应,确保民生物资有效保障</strong>

  截至2022年12月27日,山西省2022年煤炭产量已超13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近6.3亿吨,保障供应21个省份。

陈均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