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报告:全球库存激增或导致油价崩盘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9 07:06:35

  来源:汇通网

  根据美国银行商品研究团队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增幅放缓至89万桶/日,且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消费量将进一步放缓。与此同时,自2月中旬以来,石油库存增加170万桶/日。

  美国银行表示:“供应增长导致了过剩,但需求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报告显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需求正在下降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需求都在下降,美国第二季度的汽油需求下降了23万桶/日。

  尽管市场普遍预测第三季度油价将上涨,但美国银行的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市场是否会从大量盈余转为提振油价所需的赤字。

  如果遵守率较高且需求通常会在第三季度回升,OPEC+延长减产将有所帮助。但他们表示,如果库存继续增加,“石油价格和结构可能会面临压力”。炼油厂利润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在新产能即将投产的大西洋盆地。

  美国银行的短期前景是在上周爆发的一场更广泛的争论之后发布的。

  市场曾经担心“石油峰值”——担心世界会出现燃料短缺——但现在占据头条新闻的问题是“石油需求峰值”。

  上周,国际能源署预测石油需求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这一情况再度引发关注。

  国际能源署署长Fatih Birol表示:“石油公司可能希望确保其业务战略和计划已准备就绪。石油供应增加可能会在本世纪末对油价造成压力。”

  OPEC立即做出反应,称该报告“危险”,并表示其长期预测中均未包含这样的预测。

  凯投宏观表示,需求峰值的争论是有争议的,但略微偏离了重点。比石油需求何时达到峰值更重要的是,需求达到峰值之后下降的速度有多快。

  凯投宏观的预测是需求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然后迅速下降。

  但凯投宏观表示,关于石油需求预测还有一件事需要记住,那就是“相对较小的变化”可能会很快使轨迹偏离轨道。

  凯投宏观助理经济学家Joe Maher表示:“抑制石油消费的进展可能陷入泥潭。”

  彭博社称,争论愈演愈烈,甚至连备受尊敬的国际能源署也出现失误。十年前,有人警告称石油供应“紧缩”即将来临,但这一情况从未出现。

责任编辑:李桐

  张婵媛说,在确保体外模型可靠的前提下,用类器官模型替代“人体试药”,进行了基于类器官模型的靶向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来预测临床肿瘤疗效,总体准确率高达83.3%。

  在阳江市沙扒镇海域,一架架风车延伸向大海深处。这是我国首个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的海上风电项目。从汕头南澳到湛江徐闻,沿着4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一个个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2021年,广东海上风电新增投资超700亿元,新增海上风电接入总量占全国近1/3。

  新华社西宁1月19日电 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9日选举陈刚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黎明、杨逢春、尼玛卓玛(女,藏族)、刘同德、张黄元、吕刚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吴晓军为省长,王卫东、才让太(藏族)、刘涛、杨志文(回族)、刘超、李宏亚、何录春、王海红(女)为副省长;选举汪洋为省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张泽军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新华网)

  视频记者:萧永航、尹恒

  2022年第四季度,人民银行依法对2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曾丽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