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地加大力度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保障生产生活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3 12:43:15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北方多地遭遇了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过程。6月11日,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了35—39℃的高温天气,局地达40—43.4℃,河北、山东、天津有6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6月极值。多地加大力度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生产生活。

  6月11日是北京连续第三个高温日,下午2 时,北京中心城区的最高气温已达35℃,最高温出现在西部的门头沟区,达到40.3

  6月11日,河北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邢台部分区域最高气温达40℃以上,相关部门调用雾炮车、洒水车等大型设备对城市主次干道进行降温作业。

  在廊坊,当地环卫部门加大机械清扫力度,缓解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并调整作业时间,尽量避开午间高温时段。

  这两天,在山西河津小梁乡的麦田里有20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6月11日中午,收割机驾驶舱的温度已经超过40℃,当地积极为农机手开展“送清凉”服务。

  河南农机手王航称:“虽然天气比较热,但是我们来这里干活有免费的饭、免费的西瓜和水,后勤工作根本不用操心,非常舒心。”

  6月12日,山东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在菏泽市定陶区,夏季玉米正处于播种和幼苗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积极应对。

  从6月10日开始,新疆大部分地区迎来入夏以来首轮高温天气,部分地区的气温升至40℃以上。

  在乌鲁木齐市,出行的人们打起了遮阳伞、带上了遮阳帽。交警提示,驾车出行前一定要对车辆进行相应的检查,切勿在车内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引发火灾。

<strong>  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大河保护有法可依</strong>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青海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高寒湿地、高寒草原、灌丛和森林等生态系统,也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堪称中国生态大省。

  总体来说,中国庞大且持续活跃的市场、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体系以及逐渐增强的研发创新能力,都是吸引外资仍然看好中国的原因。伴随着近期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放开,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持续增强,市场机遇加快释放,也进一步促成了敏锐的外资企业加快投资布局的决策和行动。

  他表示,香港青年赴联合国任职凝聚着祖国的深情厚意,肩负着特区的殷切期待,也是个人发展的难得机遇。大家要积极向全世界展示当代香港青年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16日电 (记者 郑莹莹 徐明睿)“早饭9:30左右,1满勺干粮+1/4罐头+1勺益生菌+1颗蛋黄(捏碎)+3颗软骨素+维他命(维生素)6颗+卵磷脂3颗。”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家宠物店内,一只布偶猫的“玻璃房”外贴着一张精细的食谱。

  人类再次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成为很多国家正在探索的命题。

李文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