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阳发现两座明代初年砖室壁画墓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17 13:22:00

  中新社太原6月15日电 (记者 杨杰英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5日对外公布汾阳冯家庄两座砖室壁画墓发掘资料,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墓葬时代为明代初年,形制处于转变过渡阶段,为研究该时期丧葬制度、社会生活提供新材料。

  2019年11月,在汾阳市西河乡冯家庄社区东北部,汾阳博物馆(含非遗展馆)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发现墓葬3座,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汾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对墓葬进行了发掘。

  此次公布其中两座明代壁画墓的发掘材料,M1为一座仿木结构八角形砖雕壁画墓,单室,拱券顶。M2为一座仿木结构八角形砖雕壁画墓,单室,穹窿顶。

  据考古人员介绍,汾阳冯家庄此次发现的两座砖室壁画墓,除墓顶形制不同外,其余形制相仿,均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墓室均为八角形,仿木结构建筑,墓室装饰风格及壁画内容相近,似出自同一工匠之手。随葬品以瓷器为主,主要有瓷碗、瓷罐、小盏等。

  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两座墓葬的时代应为明代初年。M2为穹窿顶,M1为拱券顶,可能恰处于墓葬形制转变过渡阶段。冯家庄明代壁画墓的发现为研究这一时期的丧葬制度、社会生活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明代壁画墓较宋金时期整体发现较少,一般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墓室壁画发展的衰落期。山西近年来发现了一批明代壁画墓,其中不乏有明确纪年。这些明代壁画墓从墓葬形制、墓室装饰风格、丧葬习俗上来看仍有金元墓葬遗风,但也表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

  考古人员表示,这些新发现,为 研究明代早期墓葬形制及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材料,为准确判断明代墓葬年代提供了可靠标尺,随着资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或许将改变以往对明代壁画墓“衰落”的旧印象。(完)

  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力所能及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这是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举措。中国愿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更好应对疫情挑战,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谈及医疗资源准备,焦雅辉介绍说,中国实现了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截至目前,中国已开设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近5.7万个,其中二级以上医院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万个;进一步优化了诊疗区域布局和患者就医流程,最大限度提升发热门诊效率。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利用方舱医院、体育馆、核酸采样亭等,改造成临时发热门诊,极大缓解了供需矛盾。

  加热可以提高蔬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比如番茄在88℃的温度下烹饪30分钟后,可以使番茄红素的含量上升35%,因为高温破坏了植物厚厚的细胞壁,促进番茄红素的溶出;同样胡萝卜在煮熟后也可以使β-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20%,与油脂类一起烹饪还能进一步促进β-胡萝卜素的吸收。

  上午10点,该医院中药房内,中药师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着为病患备药。药学部副主任许钧西告诉记者,自从国家疫情防控策略优化以来,百姓的中医药需求大幅上升,特别是近两周处方量大幅增长,药房的工作人员都非常繁忙。“他们从早上8点一直上班加班到晚上10点,相当于一天都上了两天的班,最多的时候药堆得跟小山包一样。”

  1.按呼吸道传染病要求隔离治疗。

  二是研制并发布“2023北京冰雪消费地图”和“2023年北京健身消费地图”。在高德地图的鼎力支持下,搭建了冰雪场所、健身场所与消费者互动服务平台。该地图整合全市近百个冰雪运动休闲目的地资源和近300家体育健身场所资源,通过高德数字化技术呈现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滑雪、滑冰、冰雪嘉年华乐园和健身消费等智能指引和数字化消费推荐服务,提升春节假期出游健身体验,将推进市民群众参与健身和冰雪消费,进一步丰富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即日起,北京市民打开高德地图APP搜索“北京冰雪消费地图”、“北京健身消费地图”即可体验。

陈伟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