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吸引40多万青年创业创新 浙江湖州逐梦未来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5-19 11:52:33

  中新网湖州5月18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 张慧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联合国COP15大会认定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逐绿前行”的浙江湖州,近年来凭借“绿色”“生态”“美丽”“乡村旅游”等特色鲜明标签,在国内外美誉度一路走高。

  因绿而兴,绿满生金。5月18日,这座城市的梦想,迈出了新的步伐。

  当天,第二届“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投资科技合作推介会暨湖州未来大会在太湖龙之梦举行,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负责人、世界500强及跨国企业、金融投资机构、联合国驻华机构采购代表等900余人相约太湖南岸,共话发展。

  2024年一季度,湖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114个,完成年度目标的38.0%;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17个,同比增长80%。活动现场,还有110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039.2亿元。

  湖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深入开展大招商行动,确保全年新引进固投3亿元以上项目300个以上。

  现场还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大会,吸 引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使馆的投资参赞、投资领事进行贸易主旨推介。

  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一座近悦远来、双向奔赴的城市,截至2023年底,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引进人才项目1841个,带动集聚高端人才2万多人。2023年,湖州共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302个,落地青创项目1036个,集聚青年大学生4.7万人。

  此外,湖州还把5月20日设立为“湖州人才日”,举办未来大会,获评2023年度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通过迭代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湖州为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四个1000万元”政策支持,覆盖创业项目资助、基金融资支持、人才薪酬补贴、企业贴息贷款等多个维度。在湖州就业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最高400万元的购房租房补贴。

  “近5年有40多万青年才俊来湖州创业创新。”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说,特别是随着沪苏湖高铁即将开通,湖州将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实现“半小时同城化”,将吸引更多的梦想家来这里追梦、筑梦、圆梦。

  活动现场,湖州发布了半导体及光电、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合金特材等八大新兴产业链紧缺急需人才目录,摸排紧缺急需岗位百余个,人才需求达6.7万人;发布了八大新兴产业链合作计划,签订了“城市合伙人”2.0合作仪式。当天下午,湖州还举行子活动——2024年“湖唤未来”百名博士南太湖论剑,让海内外博士代表相约于此、汇集一堂,共同为湖州经济“把脉”。

  近年来,湖州积极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市县联动每周三常态化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将每年的11月1日依法确立为“湖州民营企业家节”。政企双向奔赴,让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感慨,自己眼中的湖州综合优势日益凸显,绿色发展生态典范,营商环境真实可感,“正泰扎根已经湖州十多年了,让我深刻感受到湖州各级政府的高效服务、开放政策以及不断创新的改革举措。这种优越的营商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南存辉说。(完)

  实际上,中国并非对危机熟视无睹,而是理性地提出了中国方案。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习近平主席围绕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先后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成为中方处理乌克兰问题的根本遵循原则,并最终形成了中方立场文件。

  今年2月,常州市互联网信息中心“觅渡新语”撰文指出,GDP破万亿是城市能级提升的一大标志。城市能级越高,城市带给人的机会就会越多,发展空间就越大。“事实上,不论特定重大项目的审批,还是外来大项目的投资,城市能级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

  反观常州,则更加聚焦建设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根据常州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其新能源产业规模、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都要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还要在202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这也将成为常州冲刺万亿城市,乃至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的重要底气。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称,受人们对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和网络购物需求量较大等因素影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9.4%和8.1%。

  “说到促进消费,过去大家希望政府多发一点消费券,现在是打造优质的消费环境更关键。”在叶青看来,外地一些走红、受到消费者追捧的旅游城市,都是将消费环境做到极致,有了好的消费环境,有了好的产品,大家才会来。“所以我建议武汉的政府、企业和市民,三个方面联合起来,共同打造全国最好的消费环境,为加快城市发展努力。”

  五一假期终于来了,你在哪?是去看人山人海,搞“特种兵式的旅行”,还是回老家,吃妈妈做的菜?或者足不出户,优哉游哉?不管在哪,假期的意义,绝对少不了一个“吃”。周刊君特别推出“五一就要吃”评论系列,小伙伴们会来讲讲,他们各自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也欢迎大家留言参与,看看哪个更馋人。

陈淑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