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名上海市退役优秀运动员奔赴人生新赛场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07 09:43:33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缪璐)一段运动路,一生体育情。2024年上海市优秀运动员退役仪式6日在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举行。88名优秀运动员脱下战袍,奔赴新的人生赛场。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寄语道:“希望大家胸怀‘大格局’、坚持‘踏实干’、永葆‘体育心’。面对未来,始终秉持体育精神,以永不言弃、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精气神,迎风向前、积极进取,直挂云帆济沧海。”

  仪式在一场“青春风采秀”中拉开帷幕,运动员用肢体语言,将自己竞技体育生涯的关键词和体育精神感悟进行展示,这既是他们的荣耀主场,也是他们的青春风采秀舞台。

  “再看一眼我的装备,谢谢你陪我经历风雨彩虹”,“再看一眼我的训练场,那些温暖与拼搏的记忆都在这里”,“谢谢你我的教练与领队,如师如父、亦兄亦友”……短视频《我们的退役时刻》,让在场的退役运动员在回忆中感受到前行的力量。

  正如本届退役运动员代表、乒乓球运动员尚坤所说:“12岁的我只身来到上海,进入曹燕华乒乓球学校训练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2008年我第一次代表上海队打主力,2017年全运会和队友一起时隔52年再次夺得团体冠军,这些经历,见证的是我对乒乓球最纯真的热爱和投入,值得我一直铭记和回味。”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三名往届退役优秀运动员代表也结合自身的转型成长经历,为即将退役的运动员们送上祝福。

  自行车运动员徐超目前已经转型为上海队的教练。上海自行车馆的竣工,和国际自行车联盟世培中心亚洲分中心的揭牌,让他看到了上海这座城市自行车运动的美好未来,“上海正在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我们将大有可为。”

  射击运动员刘宸隽,目前是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的一名特警,他在上海射击队进行了12年的专业训练,专业的射击技术让他在特警这个新职业上快速站稳脚跟,“不管是什么样的新岗位,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游泳运动员朱颖文,退役后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也是交大高水平游泳队的主教练,带队至今,她的队伍获得国内、上海市内高校大学生游泳比赛百余枚金牌,“选择你心中的热爱,坚持下去,花开在眼前。”

  2024年也是奥运年,正在国家队备战巴黎奥运会的上海运动员,也通过视频的形式,为即将退役的运动员们送上祝福。他们表示,希望体育精神可以一直激励运动员们前行,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朝着“冠军”的目标努力,相信自己,实现梦想。

  从竞技体育的舞台到崭新的人生赛场,88名退役优秀运动员的退役誓言响彻夜空,他们表示,将不忘初心、拼搏奉献,积极进取、不断超越,用实际行动践行上海体育人不变的追求。

  近年来,上海市体育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运动员保障政策,每年对职业转换期的运动员进行退役安置政策宣讲,并组织参加综合素质提升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岗位实训,帮扶运动员搭建从“赛场”到 “职场”的桥梁,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赋能。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不断完善运动员服务保障体系,解决广大运动员的后

  2024年,上海市共有58名退役运动员参加了为期12天的培训课程,35名运动员到20家用人单位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训。通过培训和实操,上海市体育局着力引导退役运动员树立正确就业观,熟悉工作流程以及各岗位操作规范,帮助退役运动员快速提升职业技能,适应从“运动员”到“职场人”的转变,实现运动技能向职业技能的转化,助力退役运动员在人生新赛场上拼出精彩的未来。(完)

  二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十天后,11月21日下午,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连发四份文件,分别针对政策调整后如何实施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管控、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四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指南。

  台北市长柯文哲也在脸书发文送别团团,表示“谢谢团团十多年陪着许多台湾人的成长、欢笑,台北市立动物园因为你更丰富美好,我们的记忆也是。团团再见”。

  四年一度的足坛盛宴正式开赛,全世界球迷热情高涨。此前一个月,中国提出2031年申办女足世界杯,更让人们十分期待,寄希望中国女足能够“搭乘”申办世界杯的东风和契机,走上复兴之路。

  王雪(化名)是从厂房里侥幸逃生的幸运儿。她在二楼靠西的一家服装厂做工,而火灾最早是从东边着起。起初,他们听到持续的爆炸声,老板发觉异常后下楼查看,发现有烟,便立即喊员工下撤。

  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原因很多,但过度的捕猎绝对是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果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而仅依据有限的档案数据显示,1949年前,汶川县草坡乡这一处地方,英、美等西方国家收购、捕捉大熊猫活体(不包括猎杀)就达20多只。

  因此,任建明认为,各个高校在招收本科生时应当慎重。对于纪检监察本科的学生,他认为专业本科需要学习许多其他专业的知识,“从法学到经济学,一个专业肯定学不了那么多,不可能什么都学”。另外,他认为学术硕士的培养也要慎重,“如果是为纪检监察学储备师资,那就需要学术博士,相比之下学术硕士缺乏实务训练有些尴尬”。因此他认为,专业硕士和学术博士应该是纪检监察专业培养的主要学位类型,前者是为纪检监察机关和企业的廉洁合规部门培养专门实务人才,后者是培养研究人才和师资,“当然也可以面向本科来招生,读直博”。

谢奕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