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耐心资本”!企业年金积累基金突破3万亿元,近十年投资收益超7000亿元

来源: 36氪
2024-06-01 14:35:38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邱利 陈锋 北京报道

2024年,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迎来第20个年头,作为企业职工“养老钱”的重要来源,企业年金基金正取得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末,积累基金规模已经增长至3.19万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年金基金在发挥长线资金和耐心资本属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丰富市场长期资金来源

5月31日,华夏基金在北京举办“年金投资策略暨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实施20周年论坛”,对外展示了我国企业年金最新运作情况、企业年金制度落地实施20年来的探索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过去20年,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探索前行、逐步完善,取得了巨大成就。年金基金的积累及长期投资收益,在健全和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增进千千万万退休人员的养老福祉,丰富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来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在李一梅看来,中央高度重视养老保障事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国家出台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国务院发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国九条”。这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为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养老金融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李一梅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我国养老金第二支柱,年金将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增强退休人员生活福祉、谱写养老金融大文章,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企业年金这艘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轻舟’,必将无惧风浪,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她表示。

去年投资收益325.86亿元

企业年金制度覆盖的企业和职工数量逐年增加。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数量有14万余家,覆盖职工人数超过3100万人,积累基金规模高达3.19万亿元,2023年度实现投资收益325.86亿元,而2012年以来累计投资收益超过7000亿元。

人社部基金监管局原局长唐霁松在会议现场表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至2023年间,参保企业总户数从5.47万户增长至14.17万户,积累基金从不到5000亿元增长至近3.2万亿元,领取人数超300万人,累计领取了超5000亿元的年金待遇。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企业年金制度是首个实行市场化投资体制的缴费型养老制度,为后来相继进入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投资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开创了历史先河。”

对于企业年金未来发展,唐霁松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包括进一步研究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向半强制性乃至强制性过渡、完善领取阶段计税政策、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激励和倾斜;进一步发挥年金制度优势,回归投资本源,有效提升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待遇;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推动形成统一的年金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协同提效,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与普及,优化年金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

“市场处于乍暖 还寒状态”

在会议现场上,华夏基金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彬分享了年金投资管理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孙彬坦言,在资本市场新常态下,年金行业收益率逐年走低,年金投资管理挑战加大。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日趋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资本市场出现一系列趋势变化,年金行业长期收益中枢呈现下行趋势。

谈及年金资产配置展望和未来投资策略,孙彬指出,全球宏观的主要矛盾为中国“生产走强、需求不足” ,而美国则是“经济韧性、通胀承压”。当前权益市场处于“冬去春来,乍暖还寒”状态,预计总量将震荡上行,过程会有所波动。

展望后市,孙彬认为,权益市场将面临长期高质量发展、中期基本面底部震荡、短期风险偏好边际改善的市场环境,“红利风格+制造业龙头”将是重点配置方向;固收市场将面临利多因素回摆,长端利率阶段性见底的市场环境,中短债兼具攻防属性,是重点配置品类,可转债有博弈转债波动率回升的机会,可中性偏高仓位配置。

在孙彬看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新“国九条”提出建立培育长期投资市场生态,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将为年金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生态。随着养老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与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的定调定向,企业年金提质扩面加速推进,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根据教育部消息,当天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保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负责人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澳大利亚的道路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澳大利亚《解读者》杂志网站称,澳大利亚仍然是美国领导的旨在“遏制中国力量”联盟网络的一部分,虽然华盛顿尚未对澳大利亚稳定与中国关系的努力发表评论,但美国外交官和政策制定者私下警告澳大利亚要谨慎。《解读者》称,尽管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它们并非不可区分,澳大利亚将继续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另一方面,美英澳“奥库斯”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和加深与美国的联盟正在增加堪培拉对华政策行动的风险。

  磨了2个小时,他们才搞明白,罪犯被执行死刑前,只有直系亲属可以会见。申军良立即换了思路,通过媒体喊话:家属会见后若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他可以放弃追究案件民事责任部分。

  “澳大利亚稳定同中国关系的最新举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评论称,法瑞尔此访将寻求解除对龙虾、牛肉和葡萄酒在内一系列澳大利亚输华商品的限制。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法瑞尔访华对中澳经济而言都是好兆头,为强化两国外交关系奠定基础。《澳大利亚人报》称,此访将为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北京铺路。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主席戴维·奥尔森表示,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澳企“都希望看到两国关系恢复稳定”。奥尔森坦言,尽管“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消除目前影响澳出口商的贸易障碍将是重建双方信任和信心非常重要的一步”。

  随着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在外贸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武汉等中部地区城市要实现稳增长,进一步提振消费无疑是重中之重。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也是这些地区继续实现赶超发展的良方。这,可能比打造“网红城市”的意义更为深远。

  伯恩斯称,美国不希望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钩,但必须要“降低来自中国的风险”。他表示:“我们没有想要将这两个经济体分隔开来,但在某些领域我们这么做了,而且将继续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国家安全利益。”

王俊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