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军与雷鸣“再聚首”!

来源: 中青网
2024-05-23 22:38:41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

  与此前两家“兴全系”私募合并相似,曾经执掌汇添富基金十年之久的林利军开始整合老友雷鸣的私募。团队整合后,雷鸣将担任正心谷资本旗下二级平台的合伙人兼投资总监。而两位前公募明星人物时隔多年再聚首,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来呢?

  继2020年睿郡资产与兴聚投资合并后,私募行业出现第二桩合并案例。

  5月22日,知名百亿私募正心谷资本宣布将于近期开始启动与上海润时私募的整合。同日,润时基金也公告宣布了上述整合事项。

  据了解,两家私募整合完成后,雷鸣将加入正心谷资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浙江义乌市檀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合伙人兼投资总监,润时私募基金现有业务及团队成员将一并加入。

  事实上,正心谷资本创始人林利军与润时基金创始人雷鸣均来自头部公募汇添富基金,两人曾共事多年。

  谈及为何会选择与正心谷资本合并时,雷鸣表示:“我的价值观、投资理念与正心谷高度一致,而且在汇添富时期我就与正心谷资本管理 层有过共事经历,积累了较为深厚的信任基础。”

  而作为正心谷资本旗下私募证券投资平台,檀真投资旗下共备案有70只私募产品,总管理规模为100亿元以上。不过,2022年,因业绩不理想正心谷陷入“举报”旋涡,为此,林利军还向投资人道歉。

  如今,雷鸣的加入或将为檀真投资带来新活力。

  林利军和雷鸣两位“老友”再聚首

  据上海润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时基金”)和正心谷资本公告,两家公司将于近期启动业务及人员整合工作。

  两家公司整合完成后,润时基金创始人雷鸣将加入正心谷资本旗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浙江义乌市檀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檀真投资”),担任公司合伙人兼投资总监。同时,润时基金现有的业务及团队成员也将一并加入。

  润时基金表示,整合工作完成后,雷鸣将更加专注于投研业务,润时旗下原有产品将会继续由雷鸣全权负责投资管理,继续致力于给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资产管理服务。

  有意思的是,与睿郡资产、兴聚投资创始人均出身兴全基金相似,正心谷资本创始人林利军、润时基金创始人雷鸣也都是“前汇添富人”,两人在汇添富有近8年的共事经历。

  资料显示,雷鸣2007年至2022年在汇添富工作,先后担任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权益投资副总监。作为汇添富的明星基金经理,任职期间,雷鸣旗下多只产品区间收益超100%,管理规模一度近300亿。

  2022年8月,雷鸣“公奔私”,创办了润时基金,不过,从管理规模来看,雷鸣创办的润时基金并未掀起多大波澜,管理规模一直维持在5-10亿元。

  不过,在私募领域未闯出一番名堂的雷鸣却吸引了林利军的注意,并最终出手将这个后辈整合进正心谷资本。

  不可否认,尽管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在不断“进化”,但当谈论一家公司时,创始人的影响仍不能小视。

  据了解,正心谷资本创始人林利军可以称为国内资管界的“常青树”,不仅在汇添富基金担任了十年总经理,“奔私”后更是创办了两家百亿级私募,一家是合并润时基金的檀真投资,一家是上海正心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心谷投资”),合称正心谷资本。

  或受林利军十年汇添富“掌舵”经历影响,正心谷资本也充满了汇添富色彩。

  从人事安排上看,除了本次加入的雷鸣,檀真投资的合规风控负责人李建海也出身汇添富,2008年至2015年,李建海担任汇添富基金互联网金融总部副总监,并与林利军同年离开汇添富基金。此外,檀真投资的王珏池也曾是汇添富信用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值得一提的时,正心谷资本的文化建设也与汇添富“一脉相承”。比如,正心谷资本要求员工做到的“每日三问”也与曾经汇添富的“每日三问”完全相同。

  头部公募“缔造者”

  如果将正心谷资本的创始人林利军投资生涯分为上下两段,其上半程最显眼的标签当属“汇添富基金创始人”。

  据了解,1973年出生的林利军大学毕业后,先前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了的一名“红马甲”,后来前往复旦深造,取得硕士学位的林利军又回到交易所任办公室主任助理、上市部总监助理,并曾任职于中国证监会创业板筹备工作及上市公司监管部。

  值得一提的是,林利军曾任上海主管金融的常务副市长屠光绍的秘书,而屠光绍此前任证监会副主席。

  不过,在证券监管口“平步青云”的林利军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2001年,林利军“辞别”监管体系,前往哈佛读了两年MBA,毕业之后加入了美国知名金融机构道富集团从事投资和风险管理工作。

  2004年,在上海筹建汇添富基金的前夕,既有监管经验又有国外投行背景的林利军火速归国任总经理,承担起公司初创的重任,而年仅31岁的林利军也成为彼时业内最年轻的基金公司“一把手”。

  在林利军的带领下,汇添富开始发行第一只基金产品——汇添富优势精选,历经一个半月的发行期,该基金成功募集10.3亿元,创下了当时的市场新高,并且在林利军执掌汇添富的期间,该基金的累计收益率最高达到了971.35%。此后,汇添富管理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成立第二年规模便已破百亿。

  林利军有效的话语权和管理效率或是汇添富基金迅速成长的重要原因。据了解,林利军一直很重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因此,汇添富早在2006年就成功推出基金网上交易业务,并在2009年就开始埋头布局互联网金融,推出了国内第一个现金宝账户。

  2012年,汇添富又在业内首次推出货币基金实时赎回“T+0”到账服务,使货币基金获得足以和活期存款相媲美的流动性。2012年二季度,汇添富理财30天横空出世,在市场上带起一波热潮,也带动汇添富规模突破800亿元,并且首次进入基金行业前十。

  2013年和2014年,汇添富基金与多家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同时推出了高端理财和投资顾问等服务,在公募基金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中仅次于天弘基金。平台账户2015年累计成交量超过12000亿元。2014年年底,汇添富成功步入千亿元俱乐部,资产规模达1150.3亿元,在94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1位。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取得骄人业绩后,林利军也选择了功成身退,2015年4月16日,林利军以一封告别信的形式对内宣布了他离任的信息。

  彼时,林利军表示,其将会踏上新的创业之路,更加超长期、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从发现价值走到发现与创造价值,帮助真正的企业家创业创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林利军选择从汇添富“奔向”正心谷。

  坎坷的私募之旅

  离开汇添富不久后的林利军,创立了正心谷资本。

  一级市场的“高歌猛进”也让正心谷资本获得了不少的收益。

  以联易融科技为例,据了解,自2016年初该公司成立以来,正心谷资本连续4轮加注,是投资联易融轮次最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公司最大的投资机构股东之一。

  2021年,作为腾讯布局供应链金融的重要载体,联易融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月就创造了35%的涨幅,据正心谷资本透露,其在联易融上的投资回报已超过50倍。

  此外,正心谷资本也在被称为中国“创新药小巨人”的君实生物获得了不小的收益。资料显示,在君实生物上市前,正心谷资本通过定增、二级市场增持等方式,不断加持君实生物。

  招股书显示,旗下基金上海檀英持股8.79%为最大机构股东,是君实生物最大的外部股东,而君实生物在科创板上市的首个月,股价一度达到220元,月涨幅也达到了138%

  在一级市场的一帆风顺,也让林利军“野心”愈大,把目光从一级市场转向二级市场,并在2017年成立檀真投资,成为林利军布局二级市场的“利器”。

  不过,林利军的二级市场投资却碰到了难题。

  2022年初,正心谷曾陷入举报风波,投资者称旗下私募产品出现大幅亏损、持仓混乱、高频换股等乱象。随后,林利军向投资人道歉,并坦承2021年的业绩确实不尽人意,而截至2021年9月已不在披露的产品净值情况也佐证了林利军在二级市场遇到的难题。

  或许正是因为二级市场的变幻莫测,林利军选择“报团取暖”,而雷鸣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据正心谷资本介绍:“截至目前,在近两年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中,润时基金在管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绝对收益。”

  而两位从汇添富走出来的明星人物,整合后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责任编辑:杨红卜

  然而,这段路并不平坦。赛前一次集训中,于杰不慎从晃动的桥面摔下来,跌入4米多深的沟渠,当场昏迷。后来经过医生诊断,他的颈部骨折,身上有多处挫伤。

  近两个月来,多个铁路项目密集开工。11月28日,成渝中线高铁开工建设,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5年。11月29日,西安至重庆高铁(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推动中西部地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

  如今,短道速滑这个冬奥项目让七台河重新振奋起精神。王智远说,普通市民对于“冬奥冠军之乡”从心底里感到自豪,很多孩子从小学就开始练习速滑。

  唐叔贤院士很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让他对体教融合有着深刻的认识。

  强军兴军的伟大征途上,我们是奋斗者,也是追梦人。未来,既有荆棘也有鲜花,既有浅滩也有深流,既有坦途也有峻岭。我们坚信,只要一往无前跑下去,所有的付出和努力,终会被时间犒赏。

  面对“国补”退出,理想汽车销售副总裁刘杰在广州车展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纯电车型今年应该会经历一轮价格的调整,基本上在一季度将稳定下来,有些企业可能也会额外自掏腰包再补一段时间。“我们的新能源车在30万元以上,一直就没有享受国补,所以这对理想来说没有冲击反而有机会,我们可以相对保持价格的稳定。” 刘杰认为,目前整个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较高,“国补”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政策,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对于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2023年新能源车整体渗透率应该会在40%以上。

吴台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