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约车行业现状:平台、司机、乘客,各有“苦衷”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01 17:14:35

  十余年前的一场“网约车大战”,改变了不少人的出行方式。

  如今再看国内网约车市场,滴滴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平台如首汽、易到、曹操出行等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约车服务,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以来,国内一些腰部网约车平台“扎堆”港交所,冲刺上市。

  今年3月,如祺出行向港股发起冲刺;4月,嘀嗒出行和曹操出行先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外,享道出行CEO倪立诚也在去年底表示,享道出行将在2024年下半年筹备并启动IPO计划。

  这些网约车平台为何选择此时“扎堆”港交所,目前国内网约车行业现状又是如何?

  (一)

  顺风车比网约车“更赚钱”

  据近期递表的三家企业(曹操出行、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招股书信息,企业业务范围有所不同。

  从营收结构看,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收入都主要来自出行服务。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实现收入分别为71.53亿元、76.31亿元、106.68亿元,其中出行服务收入分别占公司收入总额的96.3%、97.9%、96.6%。

  相比之下,如祺出行的体量更小一些。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如祺出行营收分别为10.14亿元、13.68亿元、21.61亿元,来自出行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9.9%、91.3%、84.0%。

  嘀嗒出行则主要做顺风车业务。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嘀嗒出行的收入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8.15亿元;其中,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收入占比从89%提高至95%。

  由于业务模式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

  以网约车为主的曹操出行与如祺出行,目前仍处于持续亏损中。2021-2023年,曹操出行亏损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近70亿元;同期如祺出行分别亏损6.85亿元、6.27亿元、6.93亿元,3年累计亏损达20亿元。

  做顺风车业务的嘀嗒出行却实现了盈利。2021-2023年,嘀嗒出行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2.38亿元、0.85亿元及2.26亿元。

  为何嘀嗒出行能盈利,曹操出行与如祺出行却持续亏损?

  这主要是顺风车业务相对更轻资产,嘀嗒出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平台的私家车车主收取服务费产生收入,因此毛利率水平也较高。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顺风车业务也有短板,比如市场空间较为受限。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中国 客运市场,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的市场份额(按交易总额)占比分别为58.5%、37.8%及3.7%,顺风车市场份额的占比最小。

  嘀嗒出行也意识到这一点,除顺风车外,也在积极扩展出租车等其他业务,但发展并不及预期。招股书显示,2021年,嘀嗒的智慧出租车业务收入为3263万元,占收入的4.2%;到2023年,只有1133万元,占比降至1.4%。

  (二)

  网约车平台,为何持续亏损?

  一方面,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平台给司机的服务费依旧是大头。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销售成本分别为89亿元、79.7亿元、100.52亿元,其中2021、2022年的数据都超过了当年总营收,2023年占营收约94.2%。

  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的销售成本包括出行服务的司机收入及补贴、折旧费用、车服成本及付给运力合作伙伴的佣金等。

  其中,销售成本最大的部分就是出行服务的司机收入及补贴,2021-2023年分别为72亿元、62.85亿元、81.46亿元,占据总销售成本的八成左右。

  如祺出行的钱也主要花在了司机身上。2021-2023年,如祺出行司机服务费占收入成本的百分比从2021年的93.5%下降至2023年的77.6%,虽然比例下降,但绝对值是持续增加的,3年增长了将近6个亿。

  另一方面,如今网约车平台已经趋于饱和,存量竞争下,腰部及以下网约车平台都需要依靠聚合平台来完成获客。

  根据曹操出行招股书,2021-2023年,曹操出行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GTV(总交易额)分别为39亿元、44亿元及89亿元,分别占企业同期总GTV的43.8%、49.9%及73.2%。

  与此同时,曹操出行支付给第三方聚合平台的佣金成本也在持续走高,从2021年的2.76亿元增至2023年的6.67亿元,占销售及营销开支比例从54.7%增至79.7%。

  在如祺出行的招股书里,这项费用被称为“第三方出行服务平台的服务成本”,增长也十分迅速,2023年为9551.7万元,接近2021年的14倍。

  站在企业角度,很少有消费者会单独下载这些腰部网约车平台的APP,企业想获取流量自然要给“中介费”。

  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一边是高昂的司机服务费,一边是快速增长的第三方服务费,如何降本增效,依然是摆在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这类腰部网约车平台面前的首要难题。

  (三)

  司机赚钱更难了,乘客盼提升服务质量

  如今,网约车行业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订单规模的空间已经有限,司机数量却仍在飞速增长。

  据交通部的数据,从2021年到2023年,网约车月订单量基本徘徊在8亿单上下,但驾驶员证数量从2020年5月的208万本提高到了2023年12月的657.2万本,猛增216%。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提醒企业和个人谨慎选择网约车行业。

  从司机的角度看,供需失衡下,行业竞争加剧,会出现订单量减少、平台抽成增加等情况,从而使网约车司机收入下滑。

  在如祺出行的招股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行业趋势。

  2021-2023年,如祺出行网约车服务的月平均活跃司机数量从2021年的1.19万上升至2023年的3.68万,司机数量增加了2倍。

  而同期,如祺出行对提供网约车服务的注册司机的奖励分别为1.32亿元、1.13亿元和1.42亿元,每笔订单的奖励由2021年的2.87元减少至2023年的1.46元。司机服务费占收入成本的百分比也从2021年的93.5%下降至2022年的85.2%,并进一步下降至2023年的77.6%。也就是说,司机们赚钱变得更加不易。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网约车平台众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成为关注焦点。

  比如去年以来,诸如“网约车为什么总是臭臭的”“打到臭车的概率越来越高了”等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比如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如祺出行的相关投诉有1522条,主要集中在“遗失物品长时间不解决”“司机态度不好”“乱收费”等问题上。

  曹操出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达6996条,投诉原因大体类似,包括“司机绕路”“司机态度不好”“拒载”等等。

  小结

  总的来说,如今国内的网约车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但位于行业腰部及以下的网约车平台日子并不好过,各项支出不断吞噬企业利润。此外,行业饱和也让司机的内卷加剧,而乘客则需要更好的乘车体验。三者如何找到最优解,这或许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红星新闻记者 刘谧

责任编辑:张恒星

  据包头市石拐区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通告,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等相关规定,经石拐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font cms-style="strong-Bold">自2022年11月7日24时起,划定如下风险区域:</font>

  台湾希望创新公司辩解称,表演所使用的无人机核心设计和生产均非大陆产品。不过该公司表示,展演用无人机的马达、螺旋桨、电池等与资讯安全及控制无关的零件,采用的是大陆制产品。实际上,在马达、电池等不涉及资讯安全的零件方面,目前全球商用无人机产业因成本、市场等因素,大多需使用大陆产品,这是目前全球商用无人机产业的共同课题。

  新京报讯 据河北卫健委消息,2022年11月8日0—24时,<font cms-style="strong-Bold">河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例</font>(沧州市运河区);<font cms-style="strong-Bold">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6例</font>,其中石家庄市29例(裕华区12例、新华区9例、长安区5例、桥西区3例)、邢台市14例(信都区6例、襄都区5例、宁晋县2例、隆尧县1例)、廊坊市5例(广阳区3例、文安县2例)、张家口市4例(宣化区3例、经开区1例)、邯郸市4例(丛台区2例、经开区2例)、保定市3例(唐县2例、涞水县1例)、秦皇岛市2例(海港区)、沧州市2例(运河区1例、新华区1例)、容城县2例、承德市1例(丰宁县)。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26例。

  截至11月8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025例,其中呼和浩特市947例、包头市7例(昆都仑区2例、青山区1例、东河区1例、九原区3例)、通辽市3例(均在科尔沁区)、赤峰市29例(红山区10例、阿鲁科尔沁旗19例)、锡林郭勒盟5例(锡林浩特市4例、阿巴嘎旗1例)、鄂尔多斯市30例(东胜区1例、达拉特旗6例、准格尔旗3例、伊金霍洛旗9例、杭锦旗11例)、巴彦淖尔市1例(在乌拉特前旗)、乌海市2例(均在海勃湾区)、阿拉善盟1例(在策克口岸)。

  “我们应尊重未成年人的文化权、发展权、休闲权,全面、客观地看待新生代未成年人的成长需求,理性地理解未成年人的娱乐需求。因此,我们应加强未成年人娱乐过程中的权益保护,并非简单将未成年人排除在新的文化娱乐方式之外。”孙宏艳说。

  这罕见高温干旱下的丰收,扎根于多年来持续建设的高标准农田,生发自不懈研究推广的抗旱品种技术,得益于上下协同抗高温干旱夺丰收的政策措施滋养,十分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童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