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升级大竞争,中国“新三样”打头阵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0 18:38:45

  十年前,以工业4.0为标志,世界各大制造强国开启了一轮制造业升级的大竞争。

  十年后的今天,在全球经济低迷,各制造强国均面临内外挑战的情况下,中国掏出了让世界瞩目的“新三样”,既彰显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坚定步伐,又增添了世界对于中国经济继续平稳发展、为全球增长提供引擎的信心。

  出口“新三样”,可谓是中国制造“高原”上的高峰。

  何为“高原”?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

  V你一组数据,看看中国制造的实力: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个人计算机、手机、空调、太阳能电池板等一批重要产品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在中国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过80%。以前说到中国制造往往会提及“大而不强”的标签,但中国制造 “强起来”的步伐持续加快,正用一系列的高峰,逐步撕掉“大而不强”的标签。

  传统产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对“三里河”说,高新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持续较快发展,在制造业和规上工业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是支撑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掏出“新三样”

中国领跑制造业升级竞争

  当前,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光伏、通信设备、动力电池、稀土等产业处于并跑乃至领跑位置,这是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标志。

  从过去的“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到现在的 “新三样”,正是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

  这种转变,背后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2022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1/4。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三里河”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就像两个紧密咬合的齿轮一样转动,迸发更多新质生产力的火花,就好比为中国经济安装一台强大的“引擎”,让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老树发新芽”,“新树”发展壮大,“未来之树”亦需提前培育。

  “6G、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研发处于全球第一阵营。” 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出,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制定实施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文件,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在朱克力看来,中国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种子选手”,这些产业不仅代表着科技前沿,更是未来全球竞争的关键领域,这无疑是在为未来经济发展储备能量,这些“种子选手”将逐渐成长为中国经济的新支柱。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新动能加快释放,将源源不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最新发表一篇物理学研究论文称,朝向天空的强力激光能制造出一种虚拟避雷针,转移电击路径。这项发现可能为重要基础设施如发电站、机场、发射台等寻求更好避雷方法开拓了道路。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春节是用户消费黄金期,年关也是临时性资金需求高峰,消费信贷的需求比较旺盛,因此银行在这个主题节点加大了营销和优惠力度。2023年春节时间也比较早,银行通过营销提早争取优质客户,也有银行预期一季度经济好转会推动信贷需求恢复,提前准备可能事半功倍。

  理财产品净值化后,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此前理财市场也接连出现了“破净潮”“自购潮”“赎回潮”,在此背景下,春节或节日理财产品是否还值得购买?后续春节特供等节日理财的发行、销售趋势将会如何?

  原产于北美和南美的蜂鸟是世界上最小但也是最敏捷的鸟类之一。它们通常只有拇指大小,但却是唯一一种不仅可向前飞行,还可向后和侧向飞行的鸟类。然而,它们特有的悬停飞行非常耗能。

  2022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商业贿赂整治工作,通过与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紧密协同配合,不断加大对商业贿赂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系列案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当天,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督促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营造上海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该局公布一批“商业贿赂”典型案例。

  Breaking(霹雳舞)冠军:阿炮

白英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