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与整治“黑救护车” 山西太原规范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管理

来源: 南风窗
2024-05-30 10:06:49

  中新网太原5月29日电 (吴琼)记者29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西卫健、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管责任,对非法营运的非急救医疗转送等“黑救护车”联合开展打击与整治行动,保障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当日,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对《太原市非急 救医疗转送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情况进行介绍。

  太原市委卫健工委委员、太原市卫健委副主任何进凯介绍,《办法》的出台不仅填补太原乃至山西专业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的空白,同时也缓解民众“出院转送难、长途看病难”等问题。

  “《办法》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非急救医疗转送工作服务主体,进一步明确服务流程,让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遵。”何进凯介绍,《办法》指出,将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定义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之外,不需要实施急救措施但需要配备医护人员、急救药械、搬运工具,给予一定医疗干预的转送服务。

  监督管理方面,明确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将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工作纳入对医疗机构日常监督管理,由太原市卫健委对新开展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核验。

  机构管理方面,明确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机构的服务条件、备案程序及转送服务相关要求。强调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起讫点应当至少有一端在太原市范围内,严格收费标准,不得超范围经营。

  下一步,山西太原将出台救护车规范管理相关措施并抓好落实,制发《救护车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根据用途将太原市救护车分为院前急救救护车、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救护车、其他用途救护车,并对车辆配置标准和外观标识进行明确规定。

  建立全市救护车信息化管理平台。太原市各类救护车辆信息将全部录入平台;适时逐步推进平台信息与太原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互联互通,实现救护车配置、使用情况、使用期限及违法记录等信息及时更新。

  此外,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引导民众知晓太原市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和救护车分类管理等政策,主动选择正规转送车辆;指导各医疗机构出台相关举措,配合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规范开展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协助做好宣传推广,并为非急救医疗转送车辆进出医院、车辆停放提供便利条件。(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 邓鸿森:祝中国的朋友新年快乐,兔年吉祥。希望这一年带给大家健康、和平和幸福。

  弗里德曼说的“陌生人社会”,就是个以契约为支点、以信任为纽带的社会:我们走在路上,知道警察会保护我们;我们走入超市,知道不会被坑;我们走进餐馆,也知道不会被宰……信任就是用我们自己的信用换取别人的信用。无论是在琐细社交中,还是宏大规则运转里,都需要用共守契约基础上的相互信任去维持其正常运转,否则信任关系崩圮,践踏他人信任者也终将尝到恶果。

  “旅客在春节期间走得更远了,出行平均半径同比2022年增长超五成,每位旅客出行距离相较去年平均增加了400公里。”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表示,旅客出行信心进一步增强,老人、儿童旅客占比恢复至二成以上,长线游旅客数量明显提升,造就了春节旅游市场的火热,2月国内航线航班量上限有望回到疫情前水平,今年春运的总体预订量还将继续走高。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湖生物多样性资源加速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青海湖水体面积较2017年增大2.9%,达到4625.6平方公里。青海湖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种类由2017年的92种增加到98种,栖息水鸟由2017年的33.6万余只增加到57.1万只。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0.85万吨,普氏原羚数量达到2969只。

  <strong>多位游客反映北海一饭店价格偏高</strong>

  <strong>(新春走基层)留住光阴守住幸福 摄影家为村民免费拍“全家福”</strong>

支燕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