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渔综合种养助农增收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5-24 07:14:26

  中新网南宁5月23日电(记者 杨陈)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一块稻田一年种植“一季稻+再生稻”,种植面积增加了一倍,亩产量平均提高35.5%。这是当地推行“一季稻+再生稻+鱼”模式取得的成效。

  广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记者23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近年来广西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稳粮增收、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稻渔发展规模已从2016年的64.3万亩,发展到2023年的120万亩,建成1000亩以上连片高标准稻渔种养基地30个,稻谷、水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51%和242%,带动了近20万农户脱贫致富。

  据悉,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能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共赢”,既提升当地稻谷产量和生产效益,也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广西已创新集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稻、鱼、螺”“稻+小龙虾”等稻渔综合种养十大模式,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为强农业、富农民、美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不仅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也不断 吸引着青年人回乡创业,逐渐成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广西贵港市,近年来当地抓住冬季小龙虾需求旺盛市场,引导农户利用冬闲田、撂荒地等发展稻虾种养,每年提前在1至3月上市小龙虾,大虾市场批发价达到100元/公斤,相比4月后销售旺季价格提高了178%,助农增收效益明显。

  此外,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还能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以此实现绿色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据初步统计,“广西稻田生态种养十大模式”示范单位农药使用量减少60%左右、化肥使用量减少30%左右。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展东表示,下一步,当地将继续做好“稻+”文章,充分挖掘宜渔稻田功能,科学做好产业规划,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创新打造典型模式,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升级,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完)

  “天坛拾光”文创空间位于天坛公园西二门,是一处主题特色鲜明的多元化文化空间。它的设计思路源自天坛宫灯,八面玲珑的结构在外观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特色,还使内部空间显得格外通透明亮、温馨舒适。

  “受益于通关便利化改革,我们有近6万单货简化了海关审核流程,作业工时减少500多个小时。眼下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我们对今年的出海业务信心满满。”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说。

  喜欢研究美食,更热衷于旅行,每逢假期,瑞思都会奖励自己一场旅行。今年春节也不例外,瑞思早早就做好旅行攻略。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孙成海介绍,第六届进博会将积极创新筹办思路,继续书写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的新篇章,为广大展客商深化务实合作搭建有效平台。

  据悉,2021年,壮族侬峒节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完)

  拆分线路新建站线的同时,13号线既有站点也将实施改造。“改造工程将为既有13号线线路两侧加装声屏障,同时,13号线西段5座车站还将加宽加长。改造过程中,不仅要对既有站台进行加长,还要新建一套更高更长的屋顶,改善站台候车环境。”高亚彬介绍,目前相关单位正在完善既有车站的改造方案。根据计划,13号线上地站的改造工作将会率先进行,其余车站随后也会进行改造。

郑凯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