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技术发展集聚新势能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7 22:14:42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集聚新势能(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 福

  拉美社报道称,技术创新正在书写着中国生物产业的新篇章。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保健市场,中国高度重视医疗保健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抗体药物市场上成绩卓越。除了医药领域外,生物技术也在重新定义农业生产新格局。比如中国和古巴组建的合资公司致力于开发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产品。这一合作促进行业内部协同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前,全球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相关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推进,发展态势呈现诸多亮点: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21世纪以来,现代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等颠覆性技术加速融合发展,被应用于生物基产品生产、药物研发和生物制造等场景。人工智能为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带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变革,比如“生物技术+无人机”赋能农业和工业升级,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已成为当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新技术突破创新。扎实的基础研究帮助人类破解“生物密码”,随着合成生物学研究不断推进,人类对生物体有目标地设计、改造以及合成,推动非自然功能的“人造生命”发挥更大现实功用。比如,日前,中国攻克抗癌药物紫杉醇生物合成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纵深发展,并逐渐应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大幅度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三是全方位加速布局。生物技术正快速向实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分子育种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运用,拓展了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生物技术上中下游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实现产业良性循环。

  近年来,中国生物技术快速崛起,发展势头迅猛。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编著的《2023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在生 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分别为44598件和39997件,分别占全球的33.82%和51.23%。中国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等生物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生物技术不断向医药、农业、化工、材料、能源等领域融入应用。当前,中国在转基因作物、疫苗等细分领域已处于全球领跑地位,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等产业融入国际市场。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驶入“快车道”,得益于中国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多方合力。一方面,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生物技术发展。《“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全生物技术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生物技术向多领域广泛融合赋能。另一方面,大量科研机构及企业将科研方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基因重组技术、mRNA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化应用。

  当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科技创新环境日益复杂,中国生物技术产业仍存在瓶颈和短板。生物技术产业学科交叉,技术门槛高,科研人员和技术团队的创造力有待继续释放。如何推动实现颠覆性生物科技变革,解决创新思维等“卡脑子”问题,是中国生物技术实现突破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此外,生物技术产业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目前科技资助力度离实际需求仍有差距,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效率不高,科技体制机制尚需完善,还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科研资助稳定的现代科学生态系统,鼓励新的科研模式,发挥体制机制正面导向作用。

  未来,中国推动生物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首先,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鼓励拥有生物技术的企业进行创新研发,用产业“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鼓励金融行业创建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生物技术企业,为高精尖生物技术发展提供必要投资支持和金融风险管理服务。其次,加强国际科技前沿合作。推动生物技术产业与国际接轨,加强双多边国际交流合作,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将生物技术产业融入世界科技创新体系中。最后,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坚持全球生物安全监管制度公开透明原则,加强生物技术产品关键性风险识别、预警及监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物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的审查制度,为生物科技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高乔、冯煜雯采访整理)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既体现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又明确了现代化的崇高目标;既涵括了现代化的物质维度,又指出了现代化的精神诉求;既立足中国,又关照全人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特点和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精神旗帜、发展要求、动力机制、崇高目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创新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理论成果,赋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内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概括。

  “特效药”诱人抢购

  截至1月3日,在春运期间已安排国内定期客运航班计划59.32万班的基础上,民航局及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已批复春运期间国内航线加班8345班,其中涉及北上广的航线加班3187班,占国内航线加班总量的38.2%,切实保障热点地区、热点航线旅客的旅客出行需要。

  6日凌晨,长安街东单路口,三辆电力高车整齐停在一基华灯旁边,国网北京电力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作业,有条不紊地安装、调试大红灯笼。

  2022年,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约旦旅游业逐步复苏。据约旦佩特拉通讯社报道,2022年1月至11月,约旦旅游业收入达53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115%,到访外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约一倍。

  “2022年12月23日,各地民政部门通过开展养老机构就医用药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已基本摸清了养老机构就医用药需求情况,经过连日调度,全国养老机构急需的抗疫药品物资已基本解决。”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说,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是抗疫药品物资储备还有一定缺口,还需要继续加强协调对接,指导养老机构储备一定量的药品物资,以备不时之需;第二是养老机构虽然建立了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但个别地区可能因医疗资源紧张难以及时安排床位和进行救治;第三是后期就医用药保障动态跟踪需加强,药品物资消耗要及时补充,新成立的养老机构要及时建立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光明日报)

许丽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