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法院联合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05 07:56:26

  中新网重庆4月24日电 (梁钦卿)2019年至2023年,重庆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11690件,审结111344件,结收比99.7%。民事案件诉源治理成效明显,新收案件数平均每年下降11%。案件专业化特点突出,新技术新业态案件增多。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24日透露上述内容。当天,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视频连线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9年至2023年川渝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此次发布会是川渝两地高院建立川渝知识产权司法协作机制以来第五次联合发布,也是首次集中展现五年工作成绩。

  孙海龙表示,五年来,重庆法院在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有新成效,审结OPPO公司诉诺基亚公司5G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案、腾讯与抖音短视频系列侵权案等一批案件,并促成当事人达成一揽子和解;妥善审理砂糖橘“中柑所5号”、玉米“彩甜糯6号”等植物新品种案,全力保障科技创新;审结“浪胃仙”直播账号权益案,规制流量拦截、刷单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同时,重庆高院与四川高院建立川渝知识产权司法协作机制,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构建“1+1+2+N”专业化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体系,先后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万州等地设立9个巡回审判站,为企业送法上门;依托5G“车载便民法庭”“云上共享法庭”以及“全渝数智法院”优势,实现科技赋能。

  重庆法院还聘请18名技术调查官,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 合作建立专家库,构建“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技术鉴定人员+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五位一体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依托“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代表委员联络站”完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以非诉方式化解知识产权纠纷2.5万余件。

  此外,重庆法院组建专利、商标、版权、合同、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五个专业审判调研小组,打造过硬专业化审判队伍,持续产出多项审判、调研成果。

  发布会上,川渝两地高院还分别发布了两地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年度典型案例。(完)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土地储备1.9亿平方米。此外,集团还参与旧改项目78个,其中大湾区55个(深圳34个),其他城市23个。

  8月26日9时河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7时,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报告》;河南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和防汛气象服务保障Ⅲ级应急响应。

  有报告显示,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在世界各地秘密实施“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通过向冲突各方提供加密网络通信服务、断网通联服务、集会游行活动现场指挥工具,以及研发软件、“反审查”信息系统等方式,持续进行间谍窃密活动。

  1990年印花税在深圳开征,当时征收标准是由卖出股票的交易者缴纳成交金额的6‰;同年的11月,深圳市场对买家也开征了6‰的印花税。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

  上海辟谣平台检索发现,自今年3月起,网上就出现各种冠以“银行惊人决策”“银行重大改革”等标题的消息,来源均为网民个人或名为“**财经说”“**科技”的自媒体。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大致相同,意思是“银行有新决策,将永久冻结部分存款账户”;“生效时间”则不一样,有的比较模糊,也有的说是“8月”“9月”等。

崔惠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