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何增林:我对非中妇女事业合作交流充满期待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2 01:39:20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6月11日电 题:我对非中妇女事业合作交流充满期待

  ——专访全非洲华人女企业家工商联合总会会长何增林

  中新社记者 王曦

  近年来,随着中非双边合作日益深入,作为中非关系重要领域之一的妇女事业交流合作愈发火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非洲华人女企业家工商联合总会会长兼创始人之一的何增林,近年来致力于搭建中非妇女事业交流合作桥梁。近日,她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表示非中妇女事业合作交流具有光明且富有活力的前景。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中非妇女事业交流合作的历程。

  何增林: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非洲国家妇女和妇女组织就开始了接触和交往,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妇女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和成果。例如,中国曾向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妇女机构和组织,提供过小额物资援助,派遣刺绣、编织技术培训小组等,为解决非洲国家妇女实际困难,加强双方了解合作等发挥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双方的合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以“凝聚中非女性力量 共促妇女全面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非妇女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该论坛得到广大非洲国家妇女群体的积极响应。与会各方建言献策,为双方妇女事业发展谋划蓝图,也为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提供了妇女事业交流合作的范本。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中非妇女事业交流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何增林:在非中妇女事业合作交流过程中,双方共享有益经验、共迎困难挑战、共商机遇对策。可以说,通过“她事业”,非中双方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也为巩固深化非中妇女友好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今在非洲,妇女群体对中国的向往与日俱增,这和三十年前的实际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在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非洲女性,她们对中国充满了好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国,渴望到中国感受、学习现代化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回到各自家乡并带来实际改变。

  近年来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中妇女群体功不可没。中国妇女扶贫减贫的巨大贡献,为促进非洲妇女减贫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中新社记者:中非妇女事业交流合作的效果如何?

  何增林:正如中非妇女论坛的倡议所说,非中妇女拥有共同的追求和梦想,友谊醇厚深远、历久弥坚。近年来,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组织机构的推动下,非中双方的女政治家、女教育工作者、女科技工作者、女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得到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从而实现了双方对口交流,深化务实合作的目标,这为非中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即非洲来华女留学生比例和数量均呈现显著增长,越来越多的非洲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女性人才得以到中国攻读研究生,这让更多非洲知识女性了解中国,并成为非中友谊的重要纽带。如这两年在中国具有知名度的歌手莫维蒂,就是一个非中妇女事业交流合作的典型。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莫维蒂”涌现出来。

  此外,中非妇女培训交流中心自创立伊始,就一直推动着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妇女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使更多的非洲妇女从中受益。

  中新社记者:妇女群体在中非关系中扮演着何种角色?

  何增林:正如中国民众常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在我看来,妇女群体是推动非中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面对共同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非中双方要发挥妇女群体的巨大活力和潜力,进一步密切非中妇女事业交流,加强妇女领域经验分享和务实合作,在互学互鉴中增进友谊与互信,让双边友好合作精神发扬光大。

  同时,非中妇女还应携手推动非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从而更好地造福非中民众。

  中新社记者:如何看待中非妇女事业交流合作的前景?

  何增林:非中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双方有着相知相交的过去,有着携手耕耘的现在。如今,非中妇女群体正在用智慧和热情开创美好的未来。

  非中双方制定的《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向女性群体赋权,凸显了中国致力于支持非洲国家教育事业的愿望。在首届中非妇女论坛上,非中各界妇女群体达成了广泛共识,并为非中妇女事业合作交流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我相信非中双方在妇女事业方面的交流合作,前景是令人充满期待的。(完)

  受访者简介:

  何增林,南非爱国侨领,全非洲华人女企业家工商联合总会会长兼创始人之一,近年来致力于搭建中非妇女事业交流合作桥梁。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处罚额度较高,但并不意味着金融管理部门改变了对平台企业、支付产业的政策取向和监管态度。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强调,平台企业应聚焦主责主业,回归本源,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环境,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尽管落地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是否有投资者愿意参与定增仍然存疑。刘水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在弱复苏进程中,从中长期来看,新房增量市场空间有限,房企需向新发展模式转型,行业处在新旧发展模式的转换期,因此投资人对房地产行业存在较多顾虑,定增计划能否实际募资成功仍是未知数。此外,当前上市房企估值普遍走低,也削弱了定增计划对原股东的吸引力。

  另一“卖地大户”杭州,上半年涉宅用地出让也较为火热。如果算上2022年第五批次的集中供地,上半年杭州共进行了七次集中供地,累计出让涉宅地66宗,总成交金额953.4亿。若加上商业地块出让收入,杭州上半年土拍揽金破千亿,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沈丹阳是学者型官员,出版过《城市、政府与中国会展经济》《商务促进与中国商务发展》等10多部专著、编著,发表近百篇论文和研究报告。他曾担任上海市政府,福建、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还是清华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邀研究员。

  上述当事人应自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将罚款汇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开户银行: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账号:7111010189800000162,由该行直接上缴国库,并将注有当事人名称的付款凭证复印件送我局备案。当事人如果对本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和诉讼期间,上述决定不停止执行。

  一位长期致力于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企业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产学研融合的困境,在于认知的不对称。“技术、产品和市场是三个阶段,学校和企业的认知往往不在一个维度上,大学停留在技术层面,觉得后两者和自己无关。企业侧重后两个阶段,多数企业的产品以跟随为主,前瞻性相对来说少一些。”

韩俊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