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亿元险资一季度投资业绩出炉!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2 12:45:49

  近30万亿元保险资金一季度投资业绩出炉。

  5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的保险资金运用情况表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9.94万亿元,一季度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2.24%,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达7.36%。资产配置结构上,保险资金延续了增配债券的趋势。

  综合收益率远高于财务收益率

  从投资业绩结果看,一季度,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与综合投资收益率呈现分化。财务收益率继续保持在3%以下的低位水平,而综合收益率则表现“亮眼”。

  一季度,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年化水平为2.24%,与去年全年的2.23%接近。财务投资收益率已连续三个季度在3%以下。

  综合投资收益率方面,自2021年以来,保险资金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已连续三年低于5%。

  今年一季度,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出较高的向上“波动”,达到7.36%,创下2016年以来最高,也是2016年以来首次超过7%。

  从细分行业看,财产险、人身险公司的一季度年化财务收益率分别为2.80%、2.12%,年化综合收益率分别为4.84%、7.48%。

  据悉,这两个投资收益率指标的差异在于,财务口径下的投资收益仅代表影响利润的那部分投资收益;而综合口径下的投资收益既包括计入利润的投资收益,也包括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收益,即,包括了未体现到利润中的投资收益账面浮盈。

  “债牛+债券重分类”提高综合收益

  为何财务投资收益率与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出巨大差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主要差异来源。

  据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解,一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少未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保险公司,去年已将长期债券资产从“持有至到期”重新分类到“可供出售”,这使得重新分类的债券市值变化体现到其他综合投资收益中。如果未卖出,可供出售债券的市值变动仅影响净资产,不影响净利润;如果卖出,则其市值变动的损失或利得,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去年以来,债券特别是长期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债券牛市带动险资持有的债券资产市值增加,推动了综合投资收益上行。今年一季度,长债收益率仍有一定下行,使得综合 投资收益继续增长。

  大型寿险公司中的泰康人寿有一定代表性。该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为1.19万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分别为4307亿元、3221亿元。到2023年12月31日,其总资产增长至1.47万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大增至9979亿元,持有至到期资产则为0。利润表显示,2023年,泰康人寿的其他综合收益大幅增加。

  多位保险精算、投资领域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介绍了保险公司对债券重分类的考虑。

  首先,这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有相关规定,如“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同时,利率下行期,上述重分类具有合理性。一位寿险公司资管部负责人表示,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以摊余成本法计量,债券资产不随利率变动按市价计量,因此,在利率下行情景下,持有至到期债券资产并没有随债券真实的价值体现在报表中。

  “重分类之后,资产端利率敏感型资产敞口变大,利率变动会使投资收益波动变大。但从公司资产负债两端一起看,重分类后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层面利率风险对冲效率会有所提升,因此有一定合理性。”

  配债比例再创新高

  周期趋势也体现到了保险公司的大类资产配置上。一季度,保险资金延续了增配债券、减少另类资产的趋势。

  近年来,在经济转型升级、利率下行的环境下,保险资金配置债券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险资债券配置首次突破10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险资投资债券余额为12.57万亿元,债券居于险资投向的各投资品种之首,占比达到45.41%,投资余额和占比均为2013年有数据公布以来的新高。

  今年一季度,从体量较大的人身险公司看,26.87万亿元保险资金中,配置债券金额达到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达21%;债券配比达到46.82%,再创近年新高。同时,银行存款2.5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1%,银行存款占比达9.52%。

  此外,人身险公司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合计投资金额约3.3万亿元,分别占比6.78%、5.48%,合计占比12.26%。长期股权投资2.24万亿元,同比下滑3.33%,环比减少逾600亿元;在人身险资金中的占比降至8.35%,较去年四季度末再降低0.8个百分点。

  财险公司和人身险的大类资产配置有一定不同,但整体都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投向债券和存款的合计比例都超过55%。

责任编辑:郝欣煜

  台湾岛内能源匮乏,几乎完全依赖进口,2022年进口能源依存度高达96.8%,2018年甚至一度达到98%。去年8月美国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后,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海空域展开大规模军演。有台媒称,此举“形同封锁台湾”,将对岛内“发电依赖的天然气船运”造成冲击。马文君说,若是台海紧张,中东油轮进不来,难道非洲的就能派上用场?

  答:学生在参加校外培训过程中的身心健康问题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首要问题。此前,教育部已出台《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材料严禁出现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破坏民族团结、宣扬宗教迷信等内容,不得含有暴力、恐怖、赌博、毒品、性侵害、淫秽、教唆犯罪等内容,不得违背教育规律“超标超纲”开展学科类培训。《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培训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校外培训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予以从重处罚,规定了责令限期改正,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直至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吊销许可证件的处罚。

  答:执法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是校外培训执法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办法》第三十八条至第四十一条建立了执法监督机制,压紧压实执法责任,着力提升校外培训执法效能。一是建立挂牌督办机制。明确规定对于重大违法案件,上级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可以挂牌督办,提出办理要求,督促下级部门限期办理。二是建立公开通报机制。明确规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将案情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通报,形成警示震慑,同时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立统计报告机制。明确规定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违法案件统计报告制度,定期将本行政区域内的校外培训违法形势分析、案件发生情况、查处情况等逐级上报。四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具体规定了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实施校外培训行政处罚中需追究责任的4种情形,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行为,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力求通过执法监督机制,督促执法部门依法查处校外培训违法行为,久久为功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守护孩子快乐童年。

  记者了解到,上述四区是南京市中心城区,也是南京市仅剩的限购区域。早在2022年,南京市便在执行层面取消了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江北新区、高淳区、溧水区、六合区等外围区域的限购政策。

  答:初步判断,您的贷款符合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条件。我行将于近期通过官网、网点、中国工商银行客户服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具体操作指引。

  [#北京公积金贷款仍执行认房认贷政策#]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燕)9月7日,贝壳财经记者从北京住房公积金热线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出台的“认房不认贷”政策,针对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北京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未做调整,仍执行“认房又认贷”政策,即无住房贷款记录且在本市无住房,按照首套房贷款政策执行;仅有1笔住房贷款记录等情况则执行二套房贷款政策。

陈雅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