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启动 中国银行连续四年助力高质量就业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5-30 11:44:09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于5月27日至31日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帮助一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实现就业,加力加速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中国银行连续第四年独家支持就业促进周活动,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近年来,中国银行推出促进就业“十条”措施,全方位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促进周期间,各地各高校将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解读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指导帮扶、权益维护等各类就业政策。本次就业周突出精准,全国各地将积极组织区域类、行业类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同时,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举办“优企进校 招才引智”专项行动、“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和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等招聘活动。

  5月28日,高校毕业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场招聘会及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中国银行在此期间设立了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展台。据介绍,中国银行自2021年起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截至目前,已与30余所高校合作设立超过50个供需对接项目,通过提供短期实习机会等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

  作为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积极支持稳就业促就业,每年定期开展校园招聘,提供1万个左右的招聘岗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2024年,中国银行共提供了超过1.3万个就业岗位,总体招聘规模稳中有升。同时,中国银行联合教育部举办线上招聘会,促进新增招聘岗位超过80万个。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中国银行将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相结合,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例如,支持20余所高校建设“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助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近三年累计投放超60亿元;通过启航贷帮助毕业生顺利踏入社会,累计投放16亿元。此外,中国银行积极创新高质量就业护航模式,通过稳企业保就业,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岗。据悉,2024年,中国银行共为2.3万家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976亿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是重点就业群体。接下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各高校持 续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六大专项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国银行将继续秉承金融报国理念,践行国有金融企业责任担当,发挥渠道优势、产品优势、客户资源优势,进一步从校园招聘、加大企业扩岗支持、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等多方面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助力高校毕业生逐梦新征程。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伊沙恢复外交关系将为两国和地区发展注入巨大动能。伊朗正在以强劲势头向正确方向前进,外交部门积极准备在地区推动更多合作。伊朗国家通讯社和沙特国家通讯社均刊发报道,高度肯定了对方以及中方的努力。

  “宗教派系斗争、在地区事务上的分歧、对外政策的分歧等多种因素导致了沙伊矛盾。”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永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沙特和伊朗分别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代表,此前本就有矛盾,又在处理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等问题上有着较大分歧,两国在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上也有很大差异,另外,美国背离和平路线的中东政策也加剧了沙伊的紧张关系。

  何延哲指出,破解版App的开发者,不可能抱着做慈善的心态,一定是有其牟利的手段,装上这样的软件,手机肯定不再安全,久而久之,不光是个人信息泄漏,还可能涉及到账户安全,通信秘密,以及可能被精准诈骗。在手机使用如此普遍的情况下,用户一定要警惕手机中的诈骗和盗取个人信息的隐秘手段。

  详戳→<a href="https://weibo.cn/sinaurl?u=https%3A%2F%2Ftyj.fujian.gov.cn%2Fzwgk%2Fxwzx%2Fsxdt%2F202303%2Ft20230306_6126677.htm" target="_blank">https://tyj.fujian.gov.cn/zwgk/xwzx/sxdt/202303/t20230306_6126677.htm</a>

  GDP增长5%以上是杭州市2023年的预期目标之一,而在2022年,杭州市GDP增速为1.5%。浙江工商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倪树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增长率在浙江省内11个城市中排名末位。过去十年,杭州市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部分高新产业快速发展,但受疫情和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等双重因素影响,杭州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受到影响。

  熊丙奇认为,以考研为导向的大学教育体系会影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虽考分不错,但不少人的综合素质并不高。考研未能“上岸”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由于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也容易遭遇就业难。

陈碧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