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6】内蒙古:提升牧区文化获得感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6 13:45:39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初夏时节,内蒙古察右中旗,库伦苏木草原一片生机盎然,草香沁人心脾。熟悉的旋律飘来,走近一看,牧民围成一圈,乌兰牧骑的队员正在表演。

  察右中旗乌兰牧骑队长王晓告诉记者:“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学校社区……哪里有演出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平均一年演出100多场次。”

  乌兰牧骑是送文化的主力军,不仅送文艺,还搭载特色志愿服务,全力推进“乌兰牧骑+”综合模式。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综合志愿服务队,给赛汉塔拉镇巴润宝拉格嘎查牧民送来惠民演出,舞台就设在牧民萨仁高娃的家里。

  演出结束,牧民们并没有散去。“请专家们讲一讲,如何科学接羔!”萨仁高娃招呼着。

  “接羔舍旁最好准备一个暖室,以备急救初生的弱羔,提高接羔成活率……”旗农牧和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跟随乌兰牧骑队员一同前来。

  “志愿服务队不仅带来‘订单式’惠民演出,还为群众提供医疗、养殖技术、政策宣讲等服务。”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文艺处处长斯钦达来说。

  内蒙古还通过聘请“文化村长”,带领群众将文化的种子“种”在乡村。

  “文化村长”不乏文化能人,他们通过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友谊嘎查,村民白山虎成了明星——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期间,他和其他村民一起登台表演四胡齐奏《追风骏马》。说起变化,白山虎最感谢的是自己的老师,国家一级四胡演奏员阿古拉。

  阿古拉的另一个身份,是“文化村长”。正忙着给牧区学生排练的阿古拉自豪地说:“就像种庄稼一样,我们‘文化村长’的任务是把文化‘种’到大家的心坎里!”

  乌兰浩特市共有“文化村长”50位,带动了群众文化热情的高涨。

  在鄂托克前旗,一 场牧民小型演唱会正在进行,台上演出的,是昂素嘎查的文化户“亲兄弟组合”文艺队,台下欢呼鼓掌的,有附近的牧民也有远来的游客。

  “过去,我们唱歌跳舞是自娱自乐,现在不一样了,政府帮忙配齐了演出设备,县里来老师送培训,每逢节日,我们还参加旗、镇组织的文艺晚会。”文艺队组建人、牧民孟克巴雅尔说。

  为了传承、发扬草原传统文化,孟克巴雅尔改扩建蒙古包、停车场、文化活动场地等公共服务场所,带火了牧家乐文化旅游接待活动。日前,他被评为全区十佳文化户。

  据了解,鄂托克前旗的文化户每年还会举办诗歌会、敖包盛会、家庭那达慕、马奶节等活动近500场次,迸发出强劲的创新活力。鄂尔多斯市已先后扶持1.1万个家庭文化户,组建1000余个民间文化组织和乡村业余文艺队。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天津市湿地总面积288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湿地2124平方公里,海域湿地762平方公里。七里海保护区完成了核心区苇海修复、鸟类保护、湿地生物链恢复与构建工程,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辅助方式修复湿地植被1.6万亩。北大港保护区利用芦苇、盐地碱蓬等本土植物恢复湿地,治理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结合生态补水和水环境治理,有水湿地面积由2017年的140平方公里增长到目前的260平方公里。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曾国军表示,港澳跟团游一旦恢复,将直接促进内地旅客数量回升,进而带动港澳旅游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产业的复苏。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延长留港澳时间、拉长消费链,同时让港澳更多的旅游企业和商家在消费市场受惠,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促进和恢复旅游就业。跟团游很好地保障了旅游质量,对港澳旅游的宣传推广也十分有益;跟团游可以进一步鼓励港澳与内地旅行社积极对接,拓展合作机会,加强港澳和内地的联系。

  天府高铁站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以东,车站采用“站房高架+站场高架”设计理念,为12台22线。庞大的工地上耸立着18台塔吊正不停转动,下方穿着橙色背心的工人在工地上穿行,他们搭建钢架、或绑扎钢筋,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忙个不停。与此同时,成自宜高铁龙泉山隧道里两台小型吊车正来回穿行,不停地调运浇筑使用的无砟轨排,工人们正在为新一轮的无砟轨排浇筑作业做好准备工作。

  近几日,辉瑞、默沙东2022年财报相继出炉,得益于新冠业务助推,这两家公司均取得亮眼业绩。

  赵志军告诉记者,每5斤鲜香菇可以生产1斤干香菇,“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可年产干香菇10万斤,产值可达500万元,“不仅能带动周边四五十名村民打工增收,更能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他迅速靠边停车,打算施救

郭慧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