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仓消费股!张坤、朱少醒、胡昕炜已然布局……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5 23:13:05

西藏林芝市发现5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天天躁夜夜躁,

  原创 裴利瑞 

  二季度以来,市场持续震荡,基金经理们却并未停止“翻石头”的脚步,坚持在震荡中寻找投资机会。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显示,知名基金经理动作频频,其中张坤、朱少醒、胡昕炜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一致加仓了消费股,沉寂了三年之久的消费板块正在逐渐重回资金视野。Wind数据显示,自2月5日至6月4日,万得消费产业大类指数已经反弹了约14%,部分消费主题基金的反弹幅度接近30%。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增持消费股

  伊利股份自2021年一季度开启回调,同年三季度便曾获得张坤旗下易方达蓝筹精选的大幅加仓。季报显示,该基金在当时一举位列该公司第五大流通股东,直到2023年三季度大幅减持并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其间伊利股份震荡下跌,最大回撤超40%。

  今年一季度,张坤再次杀回伊利股份,他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成为伊利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并在四月份和五月份连续加仓。伊利股份也在今年走出一段震荡上升曲线,截至6月5日收盘,伊利股份报收27.32元/股,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6%。

  基本面上的重要变化是,伊利股份在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大幅提升,并通过加大分红和回购提升了投资回报率。相关公告显示,伊利股份在今年一季度实 现净利润59.23亿元,同比增长63.84%,并大手笔分红76.39亿元,分红比例达到去年净利润的73%。与此同时,伊利还在近期准备进行股份回购,拟以不超过41.88元/股的价格,回购金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高于20亿元的公司股份。

  除了朱少醒和胡昕炜外,孙彬管理的富国价值优势混合、鄢耀管理的工银瑞信圆兴混合、王园园管理的富国消费主题混合、鄢耀管理的工银瑞信核心优势混合这四只基金也均重仓千味央厨,其中孙彬管理的富国价值优势混合持有125万股,位居千味央厨第三大流通股东。

  从股价来看,截至6月5日收盘,千味央厨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35.32%,其中仅二季度以来便大幅回调了超25%,最新市值仅剩34亿元。此时的上述知名基金经理加仓,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抄底意愿。

  消费主题基金上演大反攻

  知名基金经理纷纷加仓消费股,和今年国内经济企稳复苏、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息息相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万亿元,同比增长4.7%。“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更加繁荣活跃,据商务部大数据监测,节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8%。其中,线上消费增长较快,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我们以‘五一’长假为例,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量在价先’。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但与春节类似的是,人均消费不及2019年同期。这样的恢复情况和居民的消费意愿、消费力以及收入预期密切相关。目前来看居民消费意愿修复较快,但消费力和收入预期等都是宏观经济的慢变量,需要更多耐心等待逐步修复。” 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经理费馨涵表示。

  消费主题基金也上演大反攻,Wind数据显示,自2月5日至6月4日,有16只消费主题基金的反弹幅度超20%,其中财通资管消费精选、华宝新兴消费两只基金分别大涨29.12%、25.80%,反弹幅度接近30%。

  预期分歧大幅降低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公募基金经理对消费板块的未来预期以及基本面表现的分歧大幅降低,对于消费需求恢复的节奏拥有较高的共识。

  华宝新兴消费的基金经理汤慧在一季度加仓了汽车、家电,并且在白酒、化妆品等行业根据不同企业的经营周期做了持仓的调整。她认为,过去几年,虽然我国从中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中速增长阶段,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和寻找增量的难度明显提升,但结构性的需求增长仍然存在,她相信经济转型的过程对消费者心态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需求的结构性增长会更多出现在非物质层面,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要求会更加理性、苛刻。

  中信保诚至诚的基金经理管嘉琪认为,当前消费估值体系仍然是基于衰退预期下的定价,很多消费龙头估值基本都在20倍以下,未来一年实际隐含两年分红,普遍对应6%—8%的分红率,再考虑市场悲观预期已基本反映在估值里,当前消费板块已经具备较强的绝对收益潜力。

  “方向上,考虑到基本面仍在磨底的过程,大部分行业仍处于挤压式增长的阶段,因此从确定性上,我们更关注各行业满足低估值、高分红、高业绩确定性的公司。另外,中长期关注老龄化消费方向。” 管嘉琪表示。

  费馨涵认为,消费整体的需求定调是“恢复节奏平稳”,她更强调在大消费板块中寻找子行业,尤其是重点个股的阿尔法,因此看好三方面的机会:一是能在存量市场中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获得更大份额,或者发掘出有成长性的大单品或者渠道的企业,比如美护、食品等板块中的个股;二是理性消费趋势下具备优势的国产品牌,以及黄金珠宝等保值增值型消费;三是消费品中的周期性投资机会,尤其是需求端仍处于弱复苏态势,供给端有出清逻辑的行业,比如生猪、动保、饲料等后周期板块。

责任编辑:杨红卜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