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达沃斯将再次见证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3 15:26:15

  此次年会在“几十年来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下”召开,有西方媒体总结为4个“C”开头的词语:冲突、“新冷战”、气候和混乱。国际社会对本次论坛寄予厚望,300多位政要将出席,其中包括6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希望达沃斯成为促进合作的加速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展现出的开放、合作态度,无疑是各国与会者都渴望看到的,也是地缘政治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和可依靠力量。

  自从1979年首次参加论坛年会以 来,中方一直是达沃斯论坛的积极参与者,达沃斯论坛也是中国与世界融合发展、相互成就的最佳见证者。如今达沃斯论坛已经成为中国领导人向外界阐明中国发展理念的重要场合,各方代表都希望在这里听到中国的声音。从中国总理的特别致辞,到中方各领域代表在论坛多个场合就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的讨论,本次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将一如既往展现扩大开放、支持全球化的坚定态度,不断续写中国与世界融合发展、相互成就的故事。

  作为一年一度给全球经济把脉问诊的重要场合,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不仅延续了去年“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的基调,再次就世界分裂与对抗的危险性发出预警,还直指当前世界面临的信任危机这一核心矛盾。论坛希望通过讨论重建信任的基本原则,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提供增长新机遇、创造发展新条件。正如施瓦布主席所指出的,目前的悲观情绪前所未有,重建对未来的信任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全球、国家和地方的合作,“创造一种积极的叙事”。

  在推动世界重建信任、加速经济复苏方面,达沃斯跟中方一直以来倡导的通过团结合作解决重大危机、摒弃零和博弈回到合作共赢、反对“脱钩断链”“小院高墙”高度契合。尤其是,今年讨论的核心议题,如为新的时代创造增长和就业,人工智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长期气候、自然与能源战略等,与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方向一致的。而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中国一直在努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中国与达沃斯的不谋而合,正说明世界主流与人心所向。

  有必要强调的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持续疲软这个大环境之下,重建信任绝不可能是通过所谓“去中国化”的方式实现的,而只能是在不断地深化与中国的合作中实现,从真正理解中国与世界不可分割的融合发展开始。在面向未来的经济框架中,立体、丰富、有活力的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支持全球化的中国,必将是世界各国的发展机遇和伙伴。

  刘艳表示,在新的一年,台盟上海市委会将紧紧围绕中共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团结带领上海全市盟员,传承多党合作优良传统,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两岸融合发展为责,胸怀“国之大者”、着眼“四个放在”,为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而不懈努力。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田琪永 王楠 邵晨 安徽台)

  现场还安排了春节文艺演出和抽奖环节。由德国中欧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柏林汉服社、柏林文化艺术团等本地华人文艺社团带来的少儿舞蹈《闹春》、汉服表演《国风走秀》、古筝与打击乐《彝族舞曲》、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及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王群带来的葫芦丝独奏《竹楼情歌》等节目精彩纷呈。

  “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力争上游,赶超一流,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大局,应对变局,开创新局”……无人机组成一幕幕文字,正是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描绘的奋进蓝图,勉励人们“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画”。

  启动仪式上,北京奥运博物馆新馆标正式发布。“辉煌冬奥”主题展览暨群众性冰雪运动嘉年华、群众性体育活动、奥运文化大集市、北京冬奥精神巡展边疆青少年冬奥梦想营和纪念北京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活动等也由此出发,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和更多人分享北京冬奥会的美好记忆。

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陈心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