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 又丢大单!中国石油公开宣布取消续聘

来源: 红山网
2024-05-31 00:16:29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普华永道中天”)在A股市场连续丢单。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普华永道中天此前陷入了诸多争议,关于公司可能被罚的传闻也未断绝,但一直没有官方定论。而在此之前,已有多家A股公司宣布取消与普华永道中天的合作。

据公开资料,普华永道中天与罗兵咸永道自2021年起取代毕马威华振和毕马威香港为中国石油提供审计服务。2023年度,中国石油向普华永道中天、罗兵咸永道支付的审计工作酬金为4600万元。

今年3月25日,中国石油宣布续聘普华永道中天等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费用预计为4850万元。彼时,在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时,12名董事均对续聘议案投了同意票。

此番,对于取消续聘的原因,中国石油称:“鉴于近期有关审计行业相关事项还需进一步核实。”

普华永道中天前身为1993年3月成立的普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经批准于2000年6月更名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2013年1月,公司转制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作为国际大所普华永道在中国本土化改制后的产物,普华永道中天在中国的业务一度顺风顺水。

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普华永道中天以980.86分排名第一。2022年度,普华永道中天经审计的收入总额为74.21亿元,审计业务收入68.54亿元,证券业务收入为32.84亿元。普华永道中天2022年度A股上市公司财报审计客户数量为109家,A股上市公司财报审计收费总额为5.29亿元。

截至2023年末,普华永道中天合伙人数为291人,注册会计师人数为1710余人。

罗兵咸永道与普华永道中天同为普华永道国际网络成员所。

近段时间以来,普华永道中天及其背后的普华永道的确陷入了一些争议中。

普华永道作为中国恒大2009年上市以来的审计机构,合作长达14年直到2023年1月解除合作,过去十余年中国恒大每年审计报告均由普华永道出具无保留意见。2021年起,中国恒大爆发债务危机,并出现恒大物业134亿元 被挪用情况,作为审计机构的普华永道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8月两次被香港财务汇报局调查。截至目前,香港财汇局尚未披露对普华永道的调查结果。

4月中旬,网络上一封涉及普华永道的公开信让其站上风口浪尖。这封名为《是谁把普华永道带入恒大这个火坑的?》的公开信提及普华永道内讧传闻。4月16日早间,普华永道通过普华永道中天官方微信号发表声明称,上述公开信含有关普华永道及部分合伙人的不实信息,相关言论与事实明显相悖,严重侵害了普华永道的商业声誉和合法权利,并称已就该信的发布和传播向有关执法部门报案。

5月初,“普华永道中国业务可能被暂停”的消息又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普华永道中天5月10日再度在官微上发文称,相关内容均为不实信息。

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对于普华永道中天是否存在风险也存在疑虑。

5月下旬以来,普华永道更是连续丢失A股大客户。

招商银行招商港口原本拟向普华永道中天支付的2024年度审计费用分别为2750万元、1012万元。

中国人保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普华永道中天、罗兵咸永道与公司及各子公司签署的中期财务报告审阅和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季度财务信息商定程序服务费用合计4094万元,内部控制审计、其他专项审计及其他鉴证业务费用合计957万元。此外,普华永道方面还向公司及各子公司提供非鉴证服务,费用合计64万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原标题:普华永道,又丢大单!中国石油公开宣布取消续聘

  梅兵在上海代表团举行的云采访活动中也表示,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短期来看,大学生要摆正心态,高校也可以利用直播等新媒体手段为学生“站台”,长远来说,高校和大学生都应该从一入校就为就业筹谋。

  比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组建国家数据局,由国家发改委管理。

  浙商证券宏观报告分析称,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疫情扰动出清、经济参与主体积极性提升、财政不急转弯的背景下,全年GDP增速可以完成预期目标。

  2023年,高校毕业人数再走新高,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但与此同时,一些生产制造行业缺工现象普遍,不少企业面临“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

  去年底,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赴阿里巴巴考察,强调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邓帅表示,从余杭区市监局的角度来说,坚持服务与监管双管齐下。“若发生严重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我们会公正评判,严格执法,但对于违法情节轻微且没有产生实质后果的行为,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

  当下的考研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

林怡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