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10日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071列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2 00:13:21

  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0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59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071列,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6月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249.1万人次,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各地铁路部门积极应对返程客流高峰,统筹运用线路和装备资源,根据铁路12306系统大数据,灵活增开旅客列车,在客流集中的线路和区段增加运力投放,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北京局集团公司加开上海、杭州、太原、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石家庄等方向旅客列车139列。

  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加开呼和浩特东至临河、鄂尔多斯,包头至集宁南等中短途旅客列车11列。

  郑州局集团公司加开郑州至洛阳、安阳、周口、南阳等热门区段动车组列车23列、普速列车22列,对洛阳龙门、濮阳东、南阳东、周口东等方向32列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

  武汉局集团公司加开汉宜铁路、汉十高铁、郑渝高铁等热门线路旅客列车88列。

  上海局集团公司加开旅客列车219列,重联运行动车组列车26 5列。

  南昌局集团公司加开前往长三角、广深、西南等方向动车组列车200列。

  南宁局集团公司加开陆川、贺州、河池西至南宁、柳州、桂林等方向旅客列车46列。

  成都局集团公司加开成渝高铁、郑渝高铁、成贵铁路等热门线路动车组列车182列。

  兰州局集团公司重联运行北京、广州、上海、杭州、成都、贵阳等方向动车组列车24列。

  青藏集团公司加开西宁至门源、格尔木,拉萨至日喀则等方向动车组列车8列。

  各地铁路部门加大旅客服务保障力度,优化进出站流线,增加安检、验证通道和引导力量,加强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强化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协同联动,努力为旅客提供良好出行体验。

  沈阳局集团公司用好“沈阳+丹东+大连”高铁旅游计次票客运产品,与沿线景区、酒店联动,为旅客假日出游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

  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主要车站做好出站口、电梯、站台等关键处所服务保障,安排专人盯控引导,确保旅客乘降安全有序。

  郑州局集团公司部分车站持续开展“‘粽’享旅途 文明出行”活动,向旅客赠送明信片、刺绣香包,开展互动答题,引导旅客文明出行。

  武汉局集团公司武汉、汉口、襄阳、宜昌东、信阳东、麻城等车站安排志愿者做好客流疏导和重点帮扶,助力旅客顺畅出行。

  上海局集团公司持续打造高铁上的“一碗好饭”,提供丰富多样的平价优质餐食,让旅客品尝到各地特色美食。

  南昌局集团公司在江西上饶至辽宁沈阳Y462次列车上举办“‘粽’情山水 相伴出行”主题活动,邀请旅客们包粽子、系彩绳,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南宁局集团公司南宁、桂林等车站加强“文明出行”宣传引导,在自助售票机、进出站口等重点区域增加工作人员,为旅客提供便利。

  昆明局集团公司在5652次“慢火车”上开展“‘粽’情端午 文明出行”主题活动,倡导旅客文明出行,邀请旅客一起包粽子、送祝福,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兰州局集团公司嘉峪关、敦煌、天水南等车站做好信息咨询、失物招领、母婴候车等服务,让旅客出行更温馨。

  2022年,面对不断反复的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优化“精准防控”举措。虽然人们要不断“做核酸”,不断扫“健康码”“场所码”“行程码”,虽然很多孩子在上“网课”中度过了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但最终我们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重新迎来生活的“烟火气”。这些跟疫情相关的年度热词,是中国抗疫历程的生动记录,也将成为一代人难忘的生命记忆。

  尹力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大战略,要主动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必须坚持不懈抓好。城市副中心建设要重点围绕“3+1”主导功能抓好项目落地。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通勤圈”通过完善区域快线、延伸公共服务,形成同城化效应;“功能圈”重在唱好京津“双城记”,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产业圈”把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为新突破点,优化产业布局。

  贝壳研究院认为,供给端和需求端政策齐发力,市场预期向上的趋势基本确定。近来,二手房市场的针对性政策也频频释出,其中,意在提高二手房交易效率和便利度、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的“带押过户”尤为受关注。

  公路发送旅客3235万人次,环比增长4.1%,比2019年同期下降50.3%,比2022年同期增长64.1%。

  据广州市气象台14日预报显示,受强冷空气影响,广州市区15日和16日将经历阴天多云有分散或局部小雨天气,17日至18日的市区日最低气温将从15日的11℃下降至6℃。

  回顾2022年,“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端稳中国饭碗”“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安全倡议”“俄乌冲突”“做核酸”“场所码”“精准防控”“网课”“烟火气”“冰墩墩”“冰雪经济”“一起向未来”“太空会师”“元宇宙”“数字人”“数字藏品”“精神内耗”“雪糕刺客”“刘畊宏女孩”“我的眼睛就是尺”“电子榨菜”等成为各研究机构和媒体年度热词榜单上的高频词。

谢俊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