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携手在沪成立基地 致力提升翻译质量和国际传播能力

来源: 羊城派
2024-06-16 09:41:03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5日获悉,“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下称:基地)在上海正式成立,将致力提升翻译质量和国际传播能力。

  基地的发展将分 为三个阶段:翻译研究与实践、专业领域合作、高端人才培养。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指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需要依托国际法律法规,而建立在华东政法大学的基地符合培养熟悉国际法法律翻译专业人才的目标。他呼吁全国高校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从专业角度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李伟勇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播和加强各行业的交流互鉴,近年来人工智能对外语专业学科的冲击巨大,各单位需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翻译学科的未来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基地的建立,是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尝试,更是各方共同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一步。他希望共同研发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与实践项目,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翻译与国际传播相关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完)

  2005年夏天,18岁的梅西随巴萨参加中国行。2005年8月3日晚,巴萨与深圳健力宝进行了国际友谊赛。梅西在下半场替补登场,以2个进球和2次助攻帮助巴萨9比0大胜深圳健力宝。

  他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但负增长早期呈现低龄老龄化特征。人口老龄化是全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人都在其中。本世纪中叶以前,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8.9亿减至6.5亿,总量始终多过发达国家总和;人口老龄化加速伴随低龄老龄化现象,60-69岁低龄老人从1.5亿增至2050年2.1亿。人口老龄化,说明老年人已经走到社会的C位。低龄老龄化在客观上要求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参与的机会,为老龄社会创造构建老龄产业新业态的机会。

  “人口数量巨大蕴藏了规模势能,形成规模型人口机会,若能通过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不仅能带动国内经济大循环,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机遇。同时,人口负增长还可形成资源环境的人口总量压力减小的机会。”原新强调。

  原新表示,我国人口负增长已至,但负增长早期人口规模依然巨大。2022年总人口减少85万,开启了人口负增长时代。但是,人口负增长早期阶段的人口温和减少是人口发展的规律性表现。

  而且,据媒体人黎双富6月12日称,梅西所有球赛以外的活动,包括代言品牌的商业活动、赛事欢迎晚宴以及媒体采访在内,都已被取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安保问题。

  欧美等国家非常强调应急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美国对应急管理教育的硬件设施有充足的财力支持,许多高校有应急演练实验室,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培训基地、红十字会及相关社区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校外硬件资源。

戴淑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