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用电量极速攀升引热议,会导致能源短缺吗?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22 01:20:45

  中新网3月2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用电量急速上升问题正在引发全球警惕,以后会发生“电荒”吗?能耗问题会不会成为AI发展的“绊脚石”?

  节节攀升,AI成为“电老虎”?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芯片需求急剧增加,进而带动电力需求激增。公开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耗电量已经从十年前的100亿瓦增加到如今的1000亿瓦水平。

  据环球时报援引《纽约客》杂志报道,OpenAI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每天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的电力,用于处理约2亿个用户请求,相当于美国家庭每天用电量的1.7万多倍。

  近期,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公开表态称未来两年人工智能行业将由“缺硅”变为“缺电”。在今年初,Open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也坦言,我们确实需要比我们之前想象的更多的能源,这会迫使我们更多地投资于能够提供这种能源的技术。

  根据美国机构Uptime Institute的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业务在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中的占比将从2%增加到10%。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随着模 型迭代、参数量的扩大,以及日活人数的扩大,相关算力需求将成倍增加。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李修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规模、数量都在高速增长,也带来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尽管短期内还不会很快出现“缺电”等问题,但未来大规模智能化时代来临后的能源需求激增不容忽视。

  制约AI发展?能源问题受重视

  种种迹象显示,AI的用电量可能超乎想象,这直接关系到AI行业是否能顺利发展。李修全认为,智能化科技革命浪潮己势不可挡,能源问题是必须同步应对的关键问题,有可能会需要专门建电厂。

  “ChatGPT的训练和运行使用了当前规模最庞大的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如果按照外界所说那样每日电力消耗达50万千瓦时。支撑50套这种大规模算力集群全负荷运行,将需要新建一套百万千瓦级中型电厂专门供电。”李修全举例。

  这一问题越发引起重视,据法新社报道,与传统计算机相比,人工智能运算能耗高、能效低并因此受到诟病。在近日举行的英伟达GTC大会上,能耗问题也被提及。

  波士顿咨询集团曾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底,仅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预计就将是2022年的三倍。这一增幅主要由AI模型训练和服务更高频的AI查询两项关键需求因素驱动。

  中国信通院3月15日发布的《绿色算力技术创新研究报告(2024年)》指出,我国算力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随着我国算力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整体能耗和碳排放问题越发突出,政策开始关注用能环节绿色。

  如何应对?提升能效比或是关键

  发展AI离不开算力。作为AI“军火商”,英伟达已在考虑能耗问题。近日,其发布的新一代AI芯片,据称能耗比上一代有所降低。

  英伟达CEO黄仁勋举例,使用8000枚其第一代AI芯片训练聊天机器人ChatGPT三个月,将耗能15兆瓦,而使用新一代芯片在同样时长内执行同样任务,仅需2000枚芯片,能耗则降低至4兆瓦。

  另外,据日媒报道,英伟达计划从三星采购高带宽内存(HBM)芯片,这是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关键组件,目前正在测试。

  黄仁勋表示:“HBM是一个技术奇迹,它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并且随着耗电的人工智能芯片变得更加普遍,可以帮助世界变得更加可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有很多数据中心也考虑到节能问题。如海底数据中心以海洋作为自然冷源,将服务器安放在海底的容器中,通过海水的流动进行自然冷却。

  李修全称,我们对能源需求问题不必过于恐慌,但是必须同步应对。未来,在芯片算力快速升级提升的同时,单位算力所需能耗水平还将持续降低。同时,液冷技术、光互联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能效比;针对特定问题对大模型进行量化压缩并再训练成专用模型,很多任务不再需要用大规模高耗能模型。(完)

  裁判要点

  原来,实操课上的指令格式有些冗长,而且内容参照传统炮兵火力打击平台设计,导致飞行员无法及时准确理解引导员的指令。找到问题根源后,该教研团队融合陆航和空军部队的指令形式和内容要求,构建起新的指令集,并及时更新了教学内容。

  据了解,国铁西安局是CR300BF型“复兴号”动车组的技术主导局,因此,西安动车段承担起了该车型关键技术的运用检修工作,郑西运用车间又是该车型的承修车间,检修该车型的担子压在了王鑫的肩上。

  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长周武表示,“新时代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是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保障电力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打造现代化新兴产业、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多家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夜饭预订情况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九成水平。三年来,多家餐饮企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年夜饭即时配送服务,为营业额带来增量。

  《办法》从基本经营、出资人和从业人员等方面出发,适度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要求。其中,私募基金管理人实缴资本高于1000万元(创投除外)、出资人必须以自有资金出资且有资产管理等相关经验、从业人员兼职限制等条款被市场热议。

陈佑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