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算数总是马虎出错?专家出招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1 15:33:33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韦香惠)“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孩子学习和做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家长称之为孩子马虎。

  “马虎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但是这么普遍的现象却从未被科学对待过。” 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表示,马虎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反映了孩子在大脑中构建的学习系统出现了问题。

  5月31日,中国新闻网走进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开展“少年不烦恼”——“六一”儿童节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宋少卫详细分析了马虎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宋少卫提出“积极学习系统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发形成的学习操作系统,由识别驱动、语义解析、逻辑加工、价值决策和程序定制五个模块构成,是学习知识、技能和形成个人价值观的底层支撑载体。

  宋少卫表示,这套系统的机构就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存在于每个学生的大脑中,支持学生完成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通过识别关键信息、建构知识库以及做出价值决策,从而更高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例如,字母b和d分不清,数字6会看成9,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识别与驱动机制。“小学一、二年级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区分形近字或者字符,但有些家长不会放在心上,当成孩子没看清或者没细看就忽略过去,导致孩子的大脑系统里对于这部分信息识别不够清晰。”

  宋少卫表示,识别与驱动需要形成闭环,才能够处理这类问题。他向在座的同学提出建议,如果数学经常出粗心马虎,平时可以做一些读题训练,如果读的时候不顺畅,就说明大脑里的系统已经开始报错,对于这些信息就要加强注意力训练。

  在马虎的问题上,宋少卫特别指出“价值观偏差型马虎”。这类学生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努力程度或能力水平上有欠缺,而是把马虎当作好用的挡箭牌。

  对于有这种情况,宋少卫表示,只有改变学生内心对马虎的价值判断,认识到马虎是能力差、不用功,学生才会真正愿意改变,接受提高信息识别、逻辑加工等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来努力消除马虎。

  在宋少卫看来,学习出现问题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建立 学习系统的思维,从而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实现理想的学习成绩。(完)

  2022年,受疫情反复、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实体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我国股市、债市均出现明显调整,赚钱效应下降。作为老百姓最常见的投资工具,基金和理财产品净值也一度出现大幅波动,甚至出现大比例“破净”,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冲击。

  卡拉胶、海藻酸钠、瓜尔胶、刺槐豆胶等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增稠剂,可在雪糕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企业需自觉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时各方应加强对雪糕的科普传播。消费者选购雪糕时应注意外包装和贮存温度,食用时应注意食用时间和食用量。

  近期,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智慧中药房每天要熬制一万袋的中药剂。为了避免出现排队扎堆现象,方便乡镇患者治疗,该医院智慧中药房还推出了共享服务,接受全县所有乡镇医院的中药处方。

  2022年8月15日,仲裁委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经审理查明,2022年1月8日,单位车间领导在工作群中发出通知:在不停机状态下清扫机器时应用酒精或氟利昂清扫,并告知下周三前下发正式的新清扫规程。小薇在3月3日下午按照单位新要求清扫机器并无不当。根据公司提供的车间监控视频,小薇也不存在擅离职守的情况。

  吴华佳的父母、两个孩子,还有姐姐吴燕飞都早早出来迎接他。吴燕飞看到近一年没见面的弟弟,当时就流下了眼泪。

 <strong> 让中华文化绽放时代风采(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新征程 新辉煌)</strong>

林冠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