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写真)复古又时髦 贵州苗绣集市吸引年轻人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8 11:22:10

  中新社贵州凯里11月24日电 题:复古又时髦 贵州苗绣集市吸引年轻人

  作者 周燕玲

  冬日早上8时许,贵州凯里市苗侗风情园里的“绣里淘”非遗集市就聚满了人。有卖家早早就摆好了 各种绣片,赶早的买手已经开始搜寻心仪的“猎物”,游客则大多从社交媒体上得知这里,慕名而来。

  传承千年的苗绣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曾亮相巴黎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在占地3600平方米的集市广场,甚至是四周的长廊和凉亭里,都摆满了货品。古朴精美的苗绣蜡染产品、图案各异的绣片、时尚又不失民族风情的服饰,价格从几十元(人民币,下同)到几千上万元不等。

  该集市的前身,是凯里市草坪新村一个有着40年历史的老绣集市。2023年9月搬至新址以来,集市从一周一天增加到一周四天,已有480多户商家入驻,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海内外游客10万余人,赶集的年轻人占六七成。两个来月,集市线上线下营业额近1000万元。

  热衷赶苗绣集市的年轻人,有的拖着行李箱来采买,有的砍价成功后直接穿上苗族服饰与绣娘合影留念,还有的年轻摊主直播、走播,为网友带货、淘货。

  “一天直播下来销售额有五六千元,最多的一场卖了2万元。”正在集市直播的商户杨秀英会在手机镜头前展示各家摊位上的苗绣产品,把民族服饰穿在身上,向网友介绍绣法、年份以及图案背后的故事。

  集市上的摊主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绣娘,她们身穿民族服饰,一边守着摊,一边现场制作苗绣,引来不少年轻游客围观拍照和上手体验。遇到有购买想法的游客,她们会热情地介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传承人潘玉珍是集市上的“网红奶奶”,年近八旬的她精神矍铄,乐此不疲地告诉游客纺织布料的方法,滔滔不绝地讲述苗族神话传说。

  “很意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去逛商场,反而来逛这里的老集市。”潘玉珍觉得,或许年轻人能把这些古老的技艺穿在身上,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台湾游客林宜静和朋友早早来到集市“寻宝”。为方便赶集,她提前一天在集市附近的一家民宿住下,“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这个集市就很喜欢,刚刚逛了一圈下来,各种民族服饰和苗族绣片让人目不暇接。”

  武汉游客张一盏是位民族服饰的钟爱者,特意乘飞机来赶集,一件苗绣衣服、一块老绣片和一对银饰耳环是她的“战利品”。于她而言,这是一场有趣又特别的文化体验。

  每逢赶集日,“00后”苗族女孩杨鲜花总会抽出时间来“练摊”,在集市上售卖结合现代时尚元素设计的民族服饰。在她看来,苗绣集市早已不是以前的传统集市,而是一个年轻人分享好物的窗口和社交平台。

  记者看到,许多年轻人会把赶苗绣集市的照片和经历分享在社交平台上:“手工的温度和岁月的痕迹太让人着迷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逛的不仅是集市,更是百态人生”……

  “这个集市既复古又时髦,有不少老的绣片和衣服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在今天也很时尚,用手触摸绣片仿佛能感受到一针一线的手作温度。”淘到一件苗族服饰的林宜静说,这真是一个宝藏集市,不仅可以看到古老的非遗技艺,还能了解苗绣背后的故事。(完)

  ◎本报记者 操秀英

  2017年,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解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时指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

  为了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将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一链一策”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健全“揭榜挂帅”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产业生态。

  李永利在报告中称,过去一年,重庆法院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731件。与重庆市司法局、重庆市贸促会等单位共建重庆国际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打造涉外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首次运用外国法律审理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同纠纷,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联合重庆仲裁委、四川高院等单位强化川渝涉外商事与仲裁司法审查工作,促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strong> 尼泊尔为何频现“致命飞行”?</strong>

  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作了讲话,代表省委向十三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体省人大代表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过去五年,是治蜀兴川事业大踏步向前迈进的五年。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省人大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大局,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切实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推动四川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婉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