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部门联合发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施工图”

来源: 36氪
2024-05-30 11:18:38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家知识产权局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这一被形象称为新时代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的“施工图”,由谁来“施工”、如何“施工”、有何意义与影响……这些议题颇受关注。

  国家知识产权局5月28日在北京就此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对该“施工图”内容进行发布解读,并回答媒体相关提问。

  她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联合印发,这是相关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快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为新时代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的“施工图”,该方案主要从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出发,系统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谁来建”和“怎么建”的问题。在具体内容上,可以概括为“一个建设思路”、“两个阶段性目标”、“七方面建设任务”和“四方面保障措施”。

  “一个建设思路”指创新保护制度、保护手段和保护模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两个阶段性目标”:一是到2027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性步伐,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更加全面系统,“严保护”的政策和标准更加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更加严格,授权确权更加优质高效,快速协同保护更加顺畅,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治理基础进一步巩固,社会共治合力进一步增强,保护能力显著提升。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进一步夯实,“大保护”工作格局全面形成;二是到2035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第一个阶段性目标,主要是立足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的近期主攻方向;第二个阶段性目标,主要是对标203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具体任务,提出的远景工作展望。

  “七方面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一要完善保护政策制度 ,健全保护标准规范;二要加强司法保护、行政执法和行政裁决,构建有机衔接、协同高效的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体系;三要提高授权确权质量和效率,促进专利商标代理行业健康发展;四要完善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快保护机构,优化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五是社会共治方面,要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提升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六要完善知识产权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健全知识产权安全治理工作机制,提升知识产权领域风险防控能力;七要构建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支撑体系。

  这七方面任务有机衔接、系统集成,既贴近当前发展实际,又满足未来一段时期发展需要。

  “四方面保障措施”主要是从加强组织领导、法治保障、条件保障、跟踪问效等四个方面,对最新发布方案的组织实施提出要求,确保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郭雯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会同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基础,更好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有效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完)

  人才方面,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淄博迭代推出“人才金政37条”“人才金政50条”,建设人才公寓3万套、建成青年驿站39处等。在“人才金政50条”,对引进的本科、硕士、博士分别给予20万、30万、60万的生活、购房补贴,堪称省内“最强”人才政策。

  据《海南日报》报道,4月29日晚,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在海口以“四不两直”方式暗访调研“五一”假期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工作和旅游消费市场情况,看望慰问一线值班值守人员。

  正因如此,一方面,科研人员的经费宽裕与否并不影响其招聘学生或博后,招聘只看学术水平,比如IPMU为招到全世界最优秀的博后,提供了一份非常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另一方面,青年科研人员也可以自由选择博导和合作导师,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而不必担心导师是否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日本科研人员都不存在非得申请经费才能维持团队存活下去的压力,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静做学术的长期稳定的环境。为什么日本的诺奖得主这么多?因为他们的科研生态不急功近利。”庄辞强调。

  前前后后找了一圈,工作还是没着落。申军良干起了代驾,后来转为网约车,整日奔波在济南的街头巷尾。晓莉则做起了直播,但收入也没有多少——她不会化妆,也不懂那些网红产品,带的货都是便宜、实惠的老牌零食、衣服等,佣金相对较低。

  对这个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没有正面回答,他反问:“为什么中国年轻的科学家总处于‘饥饿’之中?”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薛姝等在2021年发表的《当前我国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压力分析》一文中表示,由于评价考核的导向及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刚博士毕业就需要去申请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数逐年增加,加剧了竞争。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受理项目数比2014年增长54.4%,而资助项目数只增长9.4%。相应地,青年科研人员项目申请成功率持续降低,2014~2019年,青年项目资助率从25.3%降至17.9%。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的压力逐年增加。

杨裕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