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习言道|望着这条河,习近平感叹“古今沧桑”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4 09:19:44

  中新网6月22日电 “在这里可以畅想一下古今沧桑。”

  2023年9月20日,在浙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拾级登上园内高拱石桥,他举目四望,发出这样一句感叹。

  从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到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再到浙东运河文化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深入运河岸线,频频论及大运河的“古今”,阐释运河保护传承的深远意义。

  “这个闸现在还在吧?”

  “还在,它的作用已经被曹娥江大闸所取代。”

  这是习近平与浙东运河博物馆讲解员的一段对话,谈及的闸是明代修建的绍兴三江闸。

  过去浙东一带缺水,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推动建设浙东引水工程,曹娥江大闸正是那时开工兴建的。2021年,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惠及1750多万人。

  古今两代水闸,接续传递着使命。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2020年考察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时,习近平一句“致富河、幸福河”指出了运河保护的更深意涵。

  扬州缘水而兴,然而古运河两岸也曾一度因水而困,运河三湾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如今,这里建起千亩生态文化公园,运河两岸绿意盎然,飞鸟翔集。

  经济转型、文化保护、生态修复在大运河产生叠加效应,因水而兴的运河两岸,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水脉贯通南北,文脉连接古今。穿越2500多年、蜿蜒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还是流动的文化。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2017年习近平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的重要 指示,深刻阐明大运河的活态特

  如何使大运河水脉长流、文脉常新,习近平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多次强调大运河的历史意义,并指出要“古为今用”“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

  ……

  成功申遗十年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先后出台,大运河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建立,沿线35座城市发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由点成线、由线组网。

  千年水脉和文脉,作为中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之一,大运河记录着过去的痕迹,也指向未来的方向,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李伊璐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strong>刘学增委员:数字经济引领国际消费中心结构转型</strong>

  谈及预算联网监督之所以能够持续推进和取得积极成效,史耀斌指出,在于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地方党委的关心支持、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动和政府的协助配合;在于始终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在于始终强化系统安全,坚持把数据安全摆在第一位;在于始终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

  谈及2023年业务发展方向,董荣杰指出,“虽然虎牙公司的市场份额依然稳定、目前市场竞争更趋理性,但我们仍要积极探索业务生态的多元发展,在巩固好直播业务的同时,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其中,包括加快推动视频业务发展,让其成为新的增长动力。虎牙还将继续加强与游戏厂商合作、打通游戏产业上下游;也会进一步挖掘平台主播的商业价值。这些努力将有助于拓宽虎牙的收入渠道,进而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在国际化业务方面,期待Nimo TV能作为一个桥头堡,持续提升游戏与泛娱乐内容的本地化进程,探索、丰富业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春运,这对小夫妻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都是一些和旅客接触的细微小事。“在哪里取票”“在哪里候车”这些问题是每天都要反复回答的,“虽然被旅客问多了以后,一样会感到烦躁,但是看到旅客得到帮助后,我们也会感到很开心。”周连花说。

  记者了解到,张光启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3年了,今年是他经历的第10个春运。

  独属的语境一方面依赖于物理环境的构建。不同于程耳前作完全在上海以外讲述旧上海的罗曼司,《无名》的拍摄大量采用了上海实景。提篮桥监狱、梧桐掩映下的洋房、孤岛时期的日式旧里等等,剧组都实景拍摄,用以召唤人们的海上记忆。“我对上海有着个人情意。”1999年至2008年,程耳从北电毕业后分配在上影厂工作,九年生活在上海的日子,加之他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故事的阅读经验,共同造就了他对上海的独特情愫。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为《无名》提供勘景和协调拍摄服务。机构负责人于志庆介绍,《无名》剧组在上海申请的取景拍摄地涉及九处保护建筑和三个区的旧改区域,“程耳导演追求完美,希望能实景拍摄”。

蔡佩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