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新书首发并输出俄文版权

来源: 红网
2024-06-22 09:16:53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应妮)《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新书首发暨俄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20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举行。

  该书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反映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力极度薄弱,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几乎空白,科技人员非常短缺的艰苦条件下,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等无私奉献、奋力拼搏,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空间、赢得时间的故事。本书从国际背景、国内环境、中国领导人决策过程、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努力过程、指战员和工人等全力配合等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原子弹的诞生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董事长钱天东表示,作者凭借其多年中国科技史研究、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科学家精神研究等基础,参阅大量参考资料,用一年时间完成书稿创作。为进一步提高本书质量,我们特邀胡思得院士担任主审,他对书稿进行了多轮的细致审读,提出很多中肯意见,并逐条和我们讨论。

  作者荣正通介绍撰写过程的最大困难在于史料考证,相关历史细节或者缺失或者内容不一致,在请教相关专家和亲历者 之后,厘清了一些历史细节,纠正了不少参考资料的错误。他认为这本书的创新之处,一是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写通俗读物,追求内容可信;二是强调国际视野,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看中国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李景既是中国研制原子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后来也成为该领域管理者,再到后来参与中国和平发展核能工作,对中国之核饱含感情。他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当代价值,认为该书全景式展现了中国研制核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既有宏观视野,也有生动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希望《为国铸盾》一书能启发读者思考国家的担当、思考个人的使命,从而进一步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完)

  2月4日,选手张骞予在国家速滑馆内参加“冰丝带”市民速度滑冰比赛。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5/48/2681979018156683344.jpg" alt="" /></a>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4/80/12241368884263263896.jpg" alt="" />

  著名的战国燕系古玺“日庚都萃车马”(图5),印文分左右两列靠边排布,中间虚空。“日”“庚”和“萃”“车”分别上下穿插,两字黏合成纵势,“日”“萃”相向倾斜,顾盼生姿,最底下“马”和“都”则字形拉宽成横势,“马”字代表鬃毛的三横画与“都”字“邑”旁相靠,使左右两排得以联系,整体形成“U”形章法。全印纵向排叠紧密,横势参差舒朗,既团聚又开张,视觉效果甚佳。此章法亦见于白文古玺,如右酖王玺,左廪之玺,可见“U”形为古玺中经典的章法模式。近人钱君匋“午斋钱塘之玺”(图6)便从此中化出,得其三昧。

  目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17条高山雪道已逐步亮相,向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开放。此外还设置了观雪区、零基础滑雪体验区、亲子戏雪区,全方位满足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的“冬奥赛道体验项目”已在春节前亮相,游客可在体验区参观雪车、体验钢架雪车起跑出发等项目。

泰丝·勒德出现失误

张乔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