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 数码场景需求日渐丰富 搭配AI成相机品牌新选择

来源: 半月谈
2024-05-25 00:05:00

  中新网广州4月11日电 题:“Z世代” 数码场景需求日渐丰富 搭配AI成相机品牌新选择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暮春时节,花开满城。在内地城市街头,无论是在景点还是咖啡馆里,都不乏携带数码相机的年轻人,他们拿起手中的相机来记录生活。

  “这部相机具有很棒的自动对焦系统,适合在野外、体育等需要抓拍的场景中使用;而这部比较轻便,机身造型复古,还具有独特的胶片模拟,适合人文和风光摄影。”“95后”吴颐是摄影“发烧友”,她向记者列举不同的相机用途,并表示,虽然如今智能手机搭载的拍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决定成像画质的关键是感光元件,在这方面,数码相机更胜一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数码相机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尤其是“Z世代”的数码产品场景需求日渐丰富,内容创作、运动、户外等新场景下的拍摄需求层出不穷。

  翻开内地社交平台“小红书”,涉及“相机”和“拍照”等关键词的帖文超过3000万篇。在主流的视频分享网站也有大量相机拍摄教程短片。“‘Z世代’年轻人逐渐成长为社会的重要力量,对于他们来说,数码相机不仅是拍摄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有视频博主表示,“颜值”和“性能”是新一代年轻人选择摄影装备的关键词。

  根据调研机构恒州诚思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规模达到数十亿美元,入门级单反相机和高端智能手机提供了主要的增长动力。此外,“90后”和“00后”消费者的崛起以及旅游和摄影社交的流行也拉动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照片和视频的需求。

  “大量年轻人涌入中国相机消费市场,年轻化的力量非常明显。”富士胶片(中国)副总经理孙东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短视频、VLOG(视频日志)、直播带货在中国的日益兴起,手机拍摄的性能显然无法满足高清、流畅的高阶需求,数码相机成了带货博主、KOL(意见领袖)们的基础工具,“我们在外观、性能设计方面更多去满足年轻人的喜好、追求”。

  相机产品同质化严重,且相机技术更新程度减缓、消费者更新换代产品的节奏减缓是整体的相机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长期困境。而人工智能技术(AI)的加入,为数码相机提供了发展的可能。

  相机的下一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实际上,2011年前后相机市场的大幅衰减,根本原因不是智能手机的出现,而是相机厂商的固步自封。”孙东亮认为:“我想人工智能可能会推动包括富士胶片在内的相机品牌的革新,现在明确的是相机必须融入人工智能。”

  实际上 ,目前人工智能芯片已经为相机带来了人工智能自动稳定画面、多人景深识别等功能,降低了相机使用的专业门槛。“长期来看,技术对产品的影响是正面的,只有竞争才会推动成长。”孙东亮称,基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智能相机已在路上,业界也在期待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6日电(韦香惠) 6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气候公报》。该报告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完成,全面分析了2022年中国基本气候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此外,有关专家对今年气候趋势以及未来的气候变化问题也做了研判和详细解读。

  张亚中说,星云大师对他有两个期许,一是弘扬人间佛法,二是贡献两岸和平发展。

  第一个词是团结。双方一致认为,应坚持多边主义,要捍卫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应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大方向不动摇,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纽瑟姆:想象一下,一场巨大的森林大火中,有人往里面再扔了一根烟,会有什么不同吗?环境已经在燃烧,对吧,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们(警察)就杀了我们。

  在报告中,美国北弗吉尼亚州是全球最大数据中心市场,连续3年排名第一,今年与波特兰并列第一;排名第三的是新加坡。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呈现全面发力的良好态势。从出口品类来看,客车、卡车、乘用车出口全面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乘用车出口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商用车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从出口区域来看,中国汽车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表现较强,向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出口也增长迅速,形成海外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前11个月,在进口中国汽车前10的国家中,阿联酋、墨西哥市场表现较强,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1.6倍。伴随新能源汽车大踏步走出国门,欧洲和北美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两大增量市场。同时,中国汽车出口单价逐步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呈现“质价齐升”特征。伴随中国品牌汽车在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相关领域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刘依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