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闽剧表演艺术家郭西珠诞辰105周年活动在福州仓山郭宅博物馆举行

来源: 红网
2024-06-16 09:26:27

  中新网福州3月31日电 (记者 刘可耕) 纪念闽剧表演艺术家郭西珠诞辰105周年活动,31日在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博物馆举行,郭西珠女士的亲属、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盖山镇党委、盖山镇郭氏乡贤、剧院部分演职员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戏迷共同参加了活动。

  郭西珠(1919--1964),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原名郭梅,郭宅乡人,12岁时入福州"游月宫"女班学戏,取艺名“西珠",意为西施的掌上明珠。1949年,郭西珠参加福清县和平闽剧团。1951年,转入旧赛乐闽班(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前身)。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郭西珠随福建代表团晋京,与李铭玉搭档,演出闽剧《钗头凤》中“赠钗”“泣别”二折,郭西珠获演员二等奖。会演结束后,《钗头凤》作为优秀剧目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1954年,郭西珠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剧目《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郭西珠凭借在《荔枝换绛桃》剧中归大娘的精彩演绎,获得演员一等奖。

  活动中,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致辞时回顾了郭西珠的艺术生涯,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了郭西珠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郭西珠表演朴实大方,唱腔刚柔相济,主演过传统戏《梅玉配》《紫玉钗》《六离门》《夫人城》《荔枝换绛 桃》《红裙记》《渔船花烛》及现代戏《婚姻问题》《刘胡兰》《罗汉钱》《丰收之后》《红灯记》等几十部剧目。她戏路宽广,既能演正旦、花旦,又能演青衣、老旦,与当时的闽剧小生李铭玉搭档,有着“明珠碧玉”的美誉,是闽剧史上不可多得的金生银旦组合。1959年,郭西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59年10月,郭西珠带着闽剧《六离门》《夫人城》《梅玉配》《紫玉钗》等闽剧,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

  郭西珠作为一代闽剧名旦,一生主演过几十出闽剧,是闽剧界一颗璀璨的明珠。(完)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批复了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其中广东省“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入选。该未来产业科技园以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建立了中山大学、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共商共建共有机制。

  据广铁集团客运部介绍,春节临近,务工、旅游、探亲、商务客流叠加,18日迎来节前发送客流最高峰。为迎战大客流,广铁集团进一步挖潜掘能,增强运力,安排开行旅客列车2842列,计划加开450列,其中加开动车组列车382列(夜间高铁151列),主要是去往湖南、湖北、四川、贵阳、重庆、潮汕、湛江等地区。

  此前13日,日本政府宣布,“2023年春夏之际”开始向海洋排放经处理过的福岛核污水。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当天再次声明,反对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态度毫无改变。

  当新冠疫情叠加呼吸道疾病过境农村,在人口大县临汾市洪洞县,有700多名像纪惠斌一样的村医24小时坚守一线,中西医并用,随叫随到,最大程度减少病毒对村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威胁。

  近年来,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内蒙古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

  明园慈善基金迅速决定,援建八好小学。

吴彦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