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滥打生长激素,当心“追高”变坑害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3 15:44:05

  身材高大,择业、择偶就有优势;个头矮小不仅别人看不上,自己也感到自卑。社会竞争激烈,身高几乎已成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家长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高人一头”,若难以做到,至少不能“低人一等”。担心孩子最终“长不高”的家长,就会想出各种招数来增高,给孩子打生长激素,也在家长的增高“工具栏”里。有些医生看到赚钱的机会,把生长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药”,进一步加剧了滥打生长激素现象。

  孩子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可以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顾名思义,生长激素参与生长,缺乏会导致特发性矮小等疾病,这类患者需要及时补充生长激素。此外,有些早产婴儿(小于胎龄儿)出生后生长迟缓,可适当补充生长激素。只要遵循诊疗规范,按照适应症用药,注射生长激素就会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好手段。

  生长激素不可缺,但也并非多多益善。激素超量副作用就会很多,像何丽的孩子这样经常感冒发烧还算小事,严重者还可导致甲状腺机能减退、内分泌紊乱、关节疼痛、脉管综合征等。公众不能“谈激素色变”,但对激素的副作用也不能视而不见。

  把特殊疾病的特殊治疗手段,当作普适性手段,是十分常见的健康误区。被泛化的断骨增高、被滥用的降糖药减肥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生长激素被滥用再次说明,针对性很强的医疗项目被生活化和普及化、特殊药品被当常用药品滥用等,这种趋势值得警惕。

  只看到药品的治疗作 用,看不到毒副作用,则是健康素养方面普遍存在的短板。明知减肥禁药毒性极大,仍敢豁出去用药;非法诊所以数倍剂量使用激素或抗生素所产生的短期“神效”,让部分民众以为“神医在民间”等,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治理生长激素滥用除了要就事论事,还应该上升到正确看待药品的作用与毒副作用的高度,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健康科普,让民众不再对药品的毒副作用满不在乎

  龚俊化身国风少年,一首《刀剑如梦》换装四套古装。

  <strong>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伊维拉:</strong>我祝愿中国和所有中国人民兔年快乐,祝大家好运。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前首相约翰逊22日到达乌克兰进行访问,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约翰逊承诺“只要乌克兰需要,英国将站在乌方一边。”

  除夕当日,第二届“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展。这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中国空间站给全国青少年送来的一份新年礼物。画展以“画美丽中国、话美好生活”为主题,分“强国印记”“华夏神韵”“圆梦征程”“幸福味道”4个板块,共有40幅青少年绘画作品亮相“天宫”。孩子画笔描绘的中国梦、航天梦,画作中承载的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令人振奋。

  巴基斯坦外交视野、斯里兰卡镜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展播百件摄影及短视频作品,向世界生动地展示云南的风光秀丽、民族融合和开放包容,点赞云南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开放之美、和谐之美。

  位于延安市的黄帝陵景区,大年初一人头攒动,大批炎黄子孙前来祭祖祈福、纳祥许愿,景区增加临时停车场、增设售票点、绿色通道等,为游客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据统计,1月22日黄帝陵景区接待游客3.68万人次。

倪俊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