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三亚 展示海南特色人文风情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7 07:06:00

  中新网三亚6月6日电 (张月和)6月6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南非遗宣传展示暨第四届三亚南山非遗节开幕。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木偶戏(文昌公仔戏)、海南椰雕、疍歌等极具海南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项目,展示海南特色人文风情。

  开幕式现场,两名木偶戏(文昌公仔戏)演员操纵木偶水袖翻飞,并用海南方言对唱戏曲,演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木偶戏(文昌公仔戏)”。有四十余年木偶戏(文昌公仔戏)表演经历的韩丹桂是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除培训教学外,她曾花费一年时间把自己平生所知的木偶戏(文昌公仔戏)相关内容整理成册,包括唱词、曲调、形象等,希望能为木偶戏(文昌公仔戏)的传承和研究留下更多参考资料。

  非遗市集上,一只栩栩如生的海南椰雕作品《玳瑁》引人注目。来自文昌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南椰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良敏介绍,《玳瑁》长约85厘米、重约5.5公斤,由四千多块椰壳碎片拼接而成。黄良敏说,自己现今开设了一家椰雕工作室,结合文昌当地的航天旅游主题,自主设计椰雕作品,颇受消费者喜爱,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海南椰雕技艺。

  “非遗承袭于过去,如何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和需求,是从事非遗相关工作的人长期以来思考的命题,此次活动展示了一些好的成果。”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说,目前中国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 套完整的体系,未来要更加重视设计和生产在非遗创新型发展中的作用。

  本届三亚南山非遗节为期7天,还将陆续开展非遗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非遗洗龙水嘉年华、非遗文创市集、海南黎锦·东盟服装秀等十余项文化交流活动。(完)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全球疫情仍然蔓延等不利因素,比邻而居的中菲两国增进合作、充分开发两国经贸互补性是共同应对有关不利因素、实现互利共赢发展的必然选择。”许宁宁说。

  随着近期北京复工复产的脚步持续加快,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逐渐恢复。不少市民开始走出家门,商超、饭店、公园等场所人气渐旺,小商小贩也在街头巷尾忙碌起来。

  坎德拉里奥·米库洛布曾任达沃榴莲协会会长15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达沃目前榴莲年产量超过5万吨,有3000多户种植户,至少5家加工厂。如果每户按1公顷、相当于100棵榴莲树的种植面积计算,每户年收入在实现对华出口后将增加约2800美元,“中国将成为达沃最大的榴莲出口目的地”。

  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由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等机构联合共建,围绕重大慢病(恶性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攻克“卡脖子”技术,着力打通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建立全球领先的全生命周期药械创制体系,实现“0-1”的突破、“1-10”的转化和“10-N”的产业化。

  相对而言,线下商家的准备显然更加充分。魏奇消费的套餐中,板栗、红薯等在端上来时已经全熟,消费者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茶品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纯茶或者奶茶。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期有顾客反映红薯烤不熟或板栗烤焦的情况,所以对食物做了不少细节上的调整,让没有烤制经验的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

  通知指出,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各城市政府可于每季度末月,以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个月为评估期,对当地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

王德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