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剑指“网络黑嘴”,就是为民企发展撑腰

来源: 羊城派
2024-06-10 21:33:06

  营商环境是一个立体系统,包括法治、政务、产业、自然、社会、开放和舆论等多个子系统,在互联网无远弗届的今天,任何一条失实的毁谤,都可能急剧扩散,进而 令舆论环境乌烟瘴气。而市场经济很大程度就是预期经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可能在谣诼满天飞的环境里有卓越表现,企业家不可能在动辄得咎、污言秽语的压力下专心谋发展,产品研发不可能在满是“水军”“黑公关”的评论中迅速优化升级,消费者不可能在充斥着虚假信息、无良广告的环境里安心做出购买选择……好的舆论网络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茁壮成长必不可少。但一段时间以来,针对企业、企业家以及一些关注度很高的产品,总有大量虚假不实信息在网上涌动,或是以捏造事实、主观臆断、翻炒旧闻等方式兴风作浪、“按键”伤企;或是打着“评测监督”“客观独立”的旗号大肆诋毁……企业成为流量追逐围猎的目标,“无妄之灾”令其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予以应对。竞争窗口转瞬即逝,发展时机不会等人,即便企业最后自证清白,但造成的品牌损害难以复原,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舆论场上针对它们的杂音、噪声,都是对良好营商环境的破坏。这些年来,相信许多人都对这组被简称为“56789”数字相当熟悉:民营经济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当下,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各类经营主体承压已然不小,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营商环境,“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保持和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此番对侵犯企业权益的无良自媒体“当头棒喝”,既是必要震慑也是正本清源,可谓恰当其时。

  向违法者“亮剑”就是为企业发展撑腰,但要看到,实现舆论环境的清朗很难一蹴而就。当前网络舆论场中涉企的杂音噪音,既有个别自媒体博眼球、敲竹杠的利益冲动,也有一些网民不明真相的盲目跟风,还夹杂着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更有来自境外势力虚假信息的倒灌,成因十分复杂。清除杂音、凝聚共识,保护好各类经营主体的权益与声誉,还需要有关部门久久为功。从印发《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规范》,到部署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再到发布一系列涉企侵权行为典型案例……我们看到,有关部门正在常态化开展监管工作,督促网站、平台夯实自身主体责任,努力实现造谣者“禁”、抹黑者“止”、违法者“退”,让经济循环更加顺畅。

  当然,企业的经营、产品的质量离不开社会大众的监督。清朗的网络空间并不意味着将善意的批评拒之门外,而是要积极利用舆论环境的力量,立足事实真相,该揭露的揭露、该处理的处理、该辟谣的辟谣、该力挺的力挺,倒逼市场所有的参与者尽责担当、守法守规,最终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鲍南)

  杨木还故意抽帧,在某些段落,把普通三维的每秒24帧调整成了12帧,去营造留白的氛围和手工的拙感。“这个就很像我们古人的一些处理方式,他不会去考虑这种我的动感,它反而是一种更安静、更有韵味的状态。所以我们这次也是进行了一个尝试。”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重庆市政协委员、武隆工商联副主席、博象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博洲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构建民营经济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仍存在对民营经济体普法和政策宣传引导存不足、民营经济帮扶政策成果反馈机制建设不够、民营经济的危机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缺失等不足。

  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孙业礼出席会议,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主持会议。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作题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奋力铸就新时代新征程文艺新辉煌》的工作报告。

  创新升级离不开金融“血液”。过去一年,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大力发展全方位、成体系的普惠金融服务,实施“金融支持百万市场主体专项行动”,实现该省742万户有效市场主体服务全覆盖,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占浙江省银行业一半;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作用,一县一策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推进“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

  午饭过后,院里病患数量已经不多了,记者跟随刘宏亮到穿芳峪镇肖庄户村对一位“红标”病人进行随访。肖庄户村村民律春荣介绍,98岁的母亲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比较严重,医生连续多日上门治疗后才转危为安。

  这里面我们还要考虑一个附加因素,那就是去年3月政府预算报告当中提出的赤字率2.8%,当时我也写过一个报告的解读,注意到政府的预算报告里提到一个跨年度预算调节资金,有了这笔资金之后,总体的打进去的量实际上相当于赤字率抬高了1个百分点。2021年赤字率是3.2%, 2022年赤字率数面上看是2.8%,考虑到里面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那么实际上达到3.8%的支出水平,但是今年这个特殊因素没有了,再叠加上第二层次基数效应导致的可用空间收缩,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判定赤字率是要承压的。

马宏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