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花“吸粉”Z世代 “十亿产值”兰乡再掀新消费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4 01:35:48

  中新网绍兴4月14日电(项菁) “白天在展区给新老兰友介绍精品蕙兰,晚上进直播间跟网友推介兰花。”连日来,在位于浙江绍兴柯桥区漓渚镇的绍兴花市,1999年出生的“兰三代”小伙钱宏豪忙碌不停,希望把握今年春天最后一股“兰花潮”。

  兰与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作为花卉界的“珍品”,兰花价格高昂,一度被视为“绿色股票”。随着栽培技术进步、产业规模扩大,兰花不再“高不可攀”,而走入“寻常百姓家”。

  钱宏豪所在的漓渚镇地处兰渚山脉,2500余年前,越王勾践曾在此种兰。如今,该镇享有“中国春兰第一镇”的美誉,也是蕙兰的重要产地,兰花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

  “从爷爷一辈开始种兰,算起来家里也有50多年的种兰史。”钱宏豪受访时表示,父亲接手后艰苦创业、培育新品,将小兰花做成了大产业。受家庭影响,钱宏豪大学毕业后也回到家乡,致力于打开兰花新市场。

  然而在创业过程中,钱宏豪越发感觉到,随着时代发展,仅靠“上门批发”已不能满足广大顾客需求,因此2023年他开始试水直播卖兰。

  “根据观察,在线买兰花的顾客以45岁到60岁的居多,同时年轻顾客的下单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95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让我看到了兰花未来的市场。”钱宏豪分享道。

  “翠月”“五虎蝶”“神桃”“黄菊”……近日走进绍兴花市,2024年绍兴市蕙兰精品展暨漓渚兰花文创产品发布会在此举行,除了600多盆“花中君子”吸引眼球,还有不少年轻人赶来赏兰、买兰。

  “00后”大二学生祖子涵正在绍兴学园艺专业,这也是她第一次逛兰花展。祖子涵受访时介绍,“我们做过花卉设计,但一直觉得兰花太名贵,所以没有用上。后来学校邀请兰花专家给我们上课,我才知道兰花越来越生活化了。”

  的确,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越来越高,鲜花消费正突破固有的节日专属“仪式感”,而成为年轻人日常“悦己”的生活方式。

  祖子涵表示,经过此次赏兰,她感觉到每一朵兰花长得各不相同,各有风雅,“期待有机会将兰花融入我的园艺设计里,兰花也能更多地走进日常花店,走到人们的生活里”。

  “太香了!”同样来赏兰的“ 00后”姑娘陆凡曦感慨道。除了被兰花“种草”,她还看上了展区里的兰花文创产品,“兰花看似高贵,但也可以很‘亲民’,特别是兰花明信片,让人很惊喜,立马就下单了”。

  在展区一侧的“兰花小馆”,书签、信封、胶带、香囊、钢笔、耳饰、汉服等百余种兰花主题文创产品亮相,吸引了不少年轻兰友驻足和消费。展览开幕当日,兰花主题走秀同步上演,一位位年轻姑娘或手提小兰花,或手持兰花团扇,或头戴兰花发簪,展示兰花的“无限可能”。

  “兰花小馆是‘漓渚兰花’公共品牌形象店,也是‘漓渚兰花’展示销售的共富平台。”据漓渚镇宣传委员鲁耀芳介绍,兰花相关的衍生品、文创产品,都来自漓渚兰花产业乡村共富联合体,希望借助文创产品和时尚走秀,让兰花“圈粉”更多年轻人。

  浙江省兰花协会副会长、绍兴市兰花协会会长吕斌表示,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是象征着高尚人格的君子之花,如今,兰花早已成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美丽之花,促进农户增收、产业兴旺的富民之花。希望聚焦“兰文化”“兰产业”“兰经济”,让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兰花,开放得更加美丽灿烂。(完)

  1月22日下午,记者到达中部地区的湖北省通城县一家影院看到,这里早已人山人海。取票队伍排起了长队,完成取票需要5分钟,卖品及检票区前也大排长龙。

  现在她正在进行第三轮旅行。中国大陆现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她想一一探访,“我的旅行地图上,还剩6个地点没有去过,我想用不了太久,这一轮旅行也将完成。”(完)

也彻底火出圈儿

  再过几个月,包括他们在内的82户家庭都将搬离老屋,开始新的生活。“虽然难舍老家,但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吴忠惠对未来满怀期待。

  盘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近期持续低温凝冻天气,盘州供电局提前谋划部署,根据贵州电网公司制定的迎峰度冬保供电工作方案,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低温天气可能导致供电中断的影响因素提前开展排查及治理,对易覆冰区域进行观冰监测并开展重点线路特巡特维。

  “一边在加大投入,一边则是尽力降低非人力成本以外的支出,目标就是要确保企业能够活下来、持续的经营下去,”朱德久说,优行商旅能坚持到今天,主要还是源于对差旅管理行业的看好和执着。

吴明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