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村光”有产值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4 12:12:16

  中新网兰州6月13日电 (艾庆龙)日常忙碌的都市生活,正吸引民众在闲暇之余,约上“搭子”进村“撒欢”,享受“归园田居”般心灵 的放松。位于甘肃临夏州临夏县麻尼寺沟乡的关滩村坐拥太子山脚下的优美自然风光,包括高山草甸、森林草原、雪山峡谷等,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夏日时节,沿着山路驱车前往关滩村,微风拂面,公路两旁景色变幻让人目不暇接。这里,山川秀美,古树参天,清溪绕村而过,自然美景自成一格。

  关滩村,这个昔日闭塞的小山村为何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转折点发生在前几年的一次村民知情大会上,有人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设想——利用关滩村的自然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家乐,以此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人家出来旅游,到咱这村有啥好看的?”……面对质疑和犹豫,关滩村党支部书记康玉龙带领“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多次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最终形成了一个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富有创新性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提到关滩村农家乐的发展,不得不提马海麦。作为回族党员的她在村支部的支持下,租赁土地,建设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家乐。起初,家里不支持,她也心中满是忐忑,但随着一批批游客的到来,她的顾虑烟消云散。游客们被这里淳朴的民风、美味的农家菜和如画的风景深深吸引,口碑相传。

  为更好经营农家乐,马海麦特意参加成人高考,攻读行政管理专业,推动其事业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马海麦的故事,为乡村妇女点亮了希望之光,让她们相信,依靠双手和智慧,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自我价值,激发了更多村民的参与热情。

  如今,官滩村农家乐发展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成功经营的农户主动分享经验,带动邻里共同进步。仅在康玉龙帮扶下,就有10多家农家乐拔地而起,运转正常。

  关滩村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创新性地发展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在康玉龙看来,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通过旅游这一平台,不同民族的村民在共同的经济活动中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尊重,形成了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关滩村成功创建第八批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乡村旅游不能仅靠美景,更需要文化的滋养。村支部组织村民挖掘整理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表演地方戏曲等,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深厚的乡土文化。

  在康玉龙负责的生态园内,与传统民宿的“土色土香”不同,生态园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同时增加了现代元素,古朴的木质结构房屋与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建筑和谐共存,既展现了乡村的宁静致远,又不失都市的时尚感。还特别规划了儿童游乐园和KTV,为家庭出游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体验。(完)

  2.山地多项赛事活动(符合以下任意一项指标:①有海拔3500米以上的路线;②有夜间赛程安排;③需要使用绳索装备、上升/下降器械等专业技术装备;④距离超过42.195千米。)

  本报记者 李燕京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宁肯在讲课中首先以莫言作品为例,讲解了叙述者和时间、和小说结构的关系。他结合自己的作品《天·藏》强调,要想解决小说时间的问题,解决结构的问题,叙述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捷径。

  寿险公司对长期投资收益的精算假设普遍为年化5%以上,2022年以来资本市场波动明显,让业界承受一定压力。不过,投资波动难以避免,还应拉长期限来看。

  项目经理李炫宇是一名90后,已经在这里坚守了整整四年半。“我每天几乎电话、微信不断。”对李炫宇的采访被电话打断好几次,泵站、主渠、支渠以及各个村里的渠道疏浚,都离不开他的协调安排。“习惯了每天忙忙碌碌,和菲律宾同事们打交道很愉快。去年9月,我们进行了一次通水测试,许多当地村民前来围观,欢呼着迎接支渠通水。那一刻,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李炫宇说。

  12月2日,李莹接到高各庄卫生服务站医生的电话,村里一位失能老人因为长期卧床,右脚踝出现了压疮,她冒着寒风骑上电动车直奔高各庄村,为老人做了紧急处理。在和家属的交流过程当中,李莹得知老人还患有慢性病,于是又对用药注意事项叮嘱了一番。“老人虽然失能,出门的机会不多,但还是得特别注意,新冠感染对失能老人的威胁要随时警惕。”

彭志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