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政协委员热议戏曲跨界“出圈” 擦亮黄梅戏名片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07 19:09:24

  中新 网合肥1月24日电 (记者 张强)安徽是戏曲大省,既有京剧、豫剧等7个跨省剧种,又活跃着黄梅戏、徽剧等24个本土剧种。正在举行的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戏曲发展”成热词。

  今年,安徽省政协文艺界别联名提案建议,设立文化公交专线和站点,擦亮安徽地方戏曲的文化标识。其中包括,设立艺术文化公共交通专线、更改就近院团站点名称、嵌入院团宣传视频、增加院团位置标记等。

  “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地方戏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度。”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何云说,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规划建设、文物抢救、艺术研究、剧目创作、表演创新、新人培养、市场开拓、对外交流等。

  何云建议,戏曲教育是通过口耳相传、口传心授,应鼓励传承人开门收徒,培养地方戏曲后备人才。加大对戏曲的宣传普及力度,加强年轻人对戏曲艺术的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认知。重视地方戏曲的理论研究和剧本创作,挖掘、征集民间戏曲资料。加强戏曲与旅游的结合,探索与动漫、文创等时尚产业结合,推进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剧协副主席潘昱竹说:“安徽应构建多层次的演艺空间体系,打造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地标性演艺名片,建设‘处处皆剧场、时时听戏声’的活力之城。”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魏瑜遥认为,黄梅戏的创新发展要抓住年轻人的味蕾。应在保持黄梅戏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促进黄梅戏在剧目、音乐、表演等方面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跨界合作“出圈”。再结合最新的数字技术、AI、VR等手段形成立体的、现代的、多场景的艺术形象,更好地满足年轻观众的需求。

  此外,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如网络、电影、电视等,拓宽黄梅戏的传播渠道。挖掘具有时代特色和新颖题材的剧目,创作出富有现实意义的现代黄梅戏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据悉,安徽将实施黄梅戏“金名片”打造工程、黄梅戏曲本典藏工程,加快建设安徽百戏城等。(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6日电 (刘文文)中国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6日透露,全国快递员上岗率已经达到94.9%。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有关情况。

  6日,受冷空气影响,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汾渭平原、江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改善,霾天气减弱消散。6日白天,受冷空气大风影响,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部、陕西中北部、华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市民反应非常踊跃,预约系统5日傍晚6时开通,截至晚上11时短短5小时,超过25万人成功预约,春节前后多天已预约爆满;不同跨境交通营办商亦迅速公布通关日票务安排。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感谢中央同意逐步、有序、全面与内地通关,有信心管控风险,带领社会脱离疫情的困扰,让市民恢复正常民生及经济活动。

  On the other hand, deep-rooted hegemonic thinking of the U.S. and contention culture make it resolute in suppressing China in the fields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ven in space.

  万向东说,民航局积极引导航空公司科学合理安排航班计划,确保运力准备充分、资源保障到位。截至1月5日,在国内定期客运航班计划的基础上,又批复春运期间国内航线加班10313班,其中涉及北上广的航线加班3459班,占国内航线加班总量的33.5%,切实保障热点地区、热点航线旅客出行需要。

吕玟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